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廣西濕地保護修復走向規范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1-03  來源:廣西日報  
            12月26日,廣西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廳際聯席會議首度召開,審議通過廣西濕地名錄認定和管理辦法、廣西重要濕地認定標準、廣西濕地保護修復責任目標考核辦法、廣西濕地生態狀況監測評價信息發布制度、廣西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廳際聯席會議議事規則一系列重要事項。

             由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牽頭并建立的這一廳際聯席會議制度,標志著廣西濕地保護修復工作進入了齊抓共管的規范化軌道。

            此前,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成立了廣西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下設委員會辦公室和科學技術組、保護管理組兩個組,并制定了工作制度,初步形成濕地保護科學決策咨詢機制。

            目前,我區建成國家濕地公園3個,分別為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桂林會仙國家濕地公園和橫縣西津國家濕地公園。處于試點階段的國家濕地公園共有21個,2018年富川龜石、都安澄江、靖西龍潭等3處試點國家濕地公園已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現場驗收。

            為加快推進我區地方濕地公園建設,原自治區林業廳組織起草了廣西濕地公園管理辦法,并在廣泛征求各市政府和各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意見的基礎上,組織召開了專家論證會進行論證修改。2018年10月,經自治區政府同意,原自治區林業廳印發了我區濕地公園管理暫行辦法,推動自治區、市、縣三級濕地公園的規范化建設。

            2018年3月,經自治區政府審批通過,原自治區林業廳、發展和改革委、財政廳三部門聯合印發《廣西濕地保護“十三五”實施規劃》。工程項目實施一年來,廣西典型濕地生態系統、珍稀物種以及候鳥遷徙、繁殖和越冬棲息地等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護,有效改善了項目實施區域生態脆弱和退化濕地的生態狀況,對重要濕地生態保護和恢復起到了較好的示范作用。

            (記者 袁琳 通訊員 張雷)

            主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承辦:局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