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湘西自治州積極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0.24%。
一是生態脫貧工程超額完成任務。落實貧困人口轉崗生態護林員7655人,帶動脫貧2.3萬人,為省分配計劃的238%、州分配計劃的110.8%。轉崗人數列全省14個市州之首。
二是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功奪牌。整合投入創森資金41.13億元,完成千里生態走廊造林14764.5畝,完成裸露山體的造林任務6000畝,礦山復綠6000畝,城區綠化(新增和提質)3500畝,40項量化指標全部達標。2018年10月1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我州“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成為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第一個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地區。
三是重點工程建設成效明顯。爭取到位林業項目資金6.3億元,高于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完成重點工程營造林14萬畝,“裸露山地”造林3萬畝,全民義務植樹549.4萬株,四條公路獲評“湖南最美綠色通道”。
四是資源保護持續加力。加大自然保護地環境問題整改力度,完成“一區兩園”環境問題整改40個。深入推進森林禁伐減伐三年行動,落實生態公益林保護718萬畝、天然林保護296萬畝。開展“綠盾2018”“春雷行動”等專項行動,查處森林案件211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172人次。推進林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林業災害防控、林業安全生產工作全面達標。
五是林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全州實現林業總產值129.2億元,較上年增長15%。其中,林下經濟、木本藥材、油茶和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國有林場為依托的森林康養、生態旅游等產業成為新的增長點。
一是生態脫貧工程超額完成任務。落實貧困人口轉崗生態護林員7655人,帶動脫貧2.3萬人,為省分配計劃的238%、州分配計劃的110.8%。轉崗人數列全省14個市州之首。
二是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功奪牌。整合投入創森資金41.13億元,完成千里生態走廊造林14764.5畝,完成裸露山體的造林任務6000畝,礦山復綠6000畝,城區綠化(新增和提質)3500畝,40項量化指標全部達標。2018年10月1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我州“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成為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第一個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地區。
三是重點工程建設成效明顯。爭取到位林業項目資金6.3億元,高于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完成重點工程營造林14萬畝,“裸露山地”造林3萬畝,全民義務植樹549.4萬株,四條公路獲評“湖南最美綠色通道”。
四是資源保護持續加力。加大自然保護地環境問題整改力度,完成“一區兩園”環境問題整改40個。深入推進森林禁伐減伐三年行動,落實生態公益林保護718萬畝、天然林保護296萬畝。開展“綠盾2018”“春雷行動”等專項行動,查處森林案件211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172人次。推進林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林業災害防控、林業安全生產工作全面達標。
五是林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全州實現林業總產值129.2億元,較上年增長15%。其中,林下經濟、木本藥材、油茶和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國有林場為依托的森林康養、生態旅游等產業成為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