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東省深入推進“綠滿齊魯·美麗山東”國土綠化行動,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90萬畝,森林撫育227萬畝,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
今年,山東將繼續大力推動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深入實施造林綠化“十大工程”。積極推行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力爭再造林160萬畝以上,完成森林撫育120萬畝。
國土綠化行動結碩果
“綠滿齊魯·美麗山東”國土綠化行動是從2017年開始的。
當年9月29日,山東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綠滿齊魯·美麗山東”國土綠化行動實施意見》,提出自2017年開始,利用4年時間完成新增、更新和低效林提升改造633.7萬畝,森林撫育400萬畝,全省林木綠化率達到27%。
而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有關部門重點實施了森林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退耕還果還林工程、高標準農田防護林建設工程、森林生態廊道建設工程,以及城鄉綠化美化工程六大國土綠化工程。
日前,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傳出好消息:這一年多時間,山東不僅超額完成年度造林計劃任務,還投資9200萬元打造試點工程,完成高標準林業生態修復工程3萬畝,創建國家級濕地公園10處、省級12處,實施黃河三角洲、南四湖、東平湖、馬踏湖等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完成年度濕地保護和恢復任務。
在城鄉綠化美化工程方面,山東開展森林城市“四級聯創”活動,濟寧、聊城2市和滕州、鄒城、曲阜3個縣級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而圍繞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山東著力抓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控,完成國家級公益林區劃落界工作,編制重大林業食葉害蟲防控方案和松材線蟲病防控方案,全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成災率2.98‰,低于國家防控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多來,山東各地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新泰市將大戶和合作社作為實施主體,鼓勵社會參與造林;對瘠薄荒山,由鄉鎮政府主導實行統一規劃造林、集中管護。乳山市、鄄城縣委托第三方進行工程驗收,增加了績效評價透明度。萊陽、昌樂、諸城以政府采購方式公開招標,林業主管部門深入工程區督導檢查,指導施工單位開展造林地塊整治、苗木栽植。
繼續推進國土生態修復
相關部門表示,2019年山東將繼續大力推動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深入實施造林綠化“十大工程”。積極推行林長制,以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干部責任制為核心,以森林、濕地和自然保護地等生態資源保護修復、合理利用、監督管理為主要任務,推行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
五級林長制是一項改革探索,各級林長負責督促指導本責任區內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重大問題,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公開資料顯示,這項探索首見于2017年3月,安徽省在全國率先建立林長制。當時建成的是市、縣、鄉、村四級林長制組織體系。2018年年底,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提出要將大規模國土綠化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落實領導干部任期國土綠化目標責任制,把國土綠化工作目標納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評價體系。大力推行“林長制”,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形成黨政領導掛帥、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新格局。
目前,江西省的總林長由省委書記擔任。由此可見,同樣將推行五級林長制的山東,2019年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將力度空前。而有了“五級林長制”的制度護航,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方面表示,2019年將力爭再造林160萬畝以上,完成森林撫育120萬畝。
此外,山東還將進一步加大國土綠化力度,繼續開展森林城市“四級聯創”活動,實施鄉村綠化美化行動,加強鄉村小微濕地保護,持續推進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
今年,山東將繼續大力推動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深入實施造林綠化“十大工程”。積極推行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力爭再造林160萬畝以上,完成森林撫育120萬畝。
國土綠化行動結碩果
“綠滿齊魯·美麗山東”國土綠化行動是從2017年開始的。
當年9月29日,山東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綠滿齊魯·美麗山東”國土綠化行動實施意見》,提出自2017年開始,利用4年時間完成新增、更新和低效林提升改造633.7萬畝,森林撫育400萬畝,全省林木綠化率達到27%。
而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有關部門重點實施了森林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退耕還果還林工程、高標準農田防護林建設工程、森林生態廊道建設工程,以及城鄉綠化美化工程六大國土綠化工程。
日前,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傳出好消息:這一年多時間,山東不僅超額完成年度造林計劃任務,還投資9200萬元打造試點工程,完成高標準林業生態修復工程3萬畝,創建國家級濕地公園10處、省級12處,實施黃河三角洲、南四湖、東平湖、馬踏湖等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完成年度濕地保護和恢復任務。
在城鄉綠化美化工程方面,山東開展森林城市“四級聯創”活動,濟寧、聊城2市和滕州、鄒城、曲阜3個縣級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而圍繞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山東著力抓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控,完成國家級公益林區劃落界工作,編制重大林業食葉害蟲防控方案和松材線蟲病防控方案,全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成災率2.98‰,低于國家防控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多來,山東各地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新泰市將大戶和合作社作為實施主體,鼓勵社會參與造林;對瘠薄荒山,由鄉鎮政府主導實行統一規劃造林、集中管護。乳山市、鄄城縣委托第三方進行工程驗收,增加了績效評價透明度。萊陽、昌樂、諸城以政府采購方式公開招標,林業主管部門深入工程區督導檢查,指導施工單位開展造林地塊整治、苗木栽植。
繼續推進國土生態修復
相關部門表示,2019年山東將繼續大力推動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深入實施造林綠化“十大工程”。積極推行林長制,以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干部責任制為核心,以森林、濕地和自然保護地等生態資源保護修復、合理利用、監督管理為主要任務,推行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
五級林長制是一項改革探索,各級林長負責督促指導本責任區內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重大問題,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公開資料顯示,這項探索首見于2017年3月,安徽省在全國率先建立林長制。當時建成的是市、縣、鄉、村四級林長制組織體系。2018年年底,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提出要將大規模國土綠化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落實領導干部任期國土綠化目標責任制,把國土綠化工作目標納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評價體系。大力推行“林長制”,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形成黨政領導掛帥、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新格局。
目前,江西省的總林長由省委書記擔任。由此可見,同樣將推行五級林長制的山東,2019年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將力度空前。而有了“五級林長制”的制度護航,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方面表示,2019年將力爭再造林160萬畝以上,完成森林撫育120萬畝。
此外,山東還將進一步加大國土綠化力度,繼續開展森林城市“四級聯創”活動,實施鄉村綠化美化行動,加強鄉村小微濕地保護,持續推進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