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印發《關于促進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業和草原改革發展司負責人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對《意見》內容進行解讀。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答:合理利用林草資源,發展林草產業,是遵循自然規律、實現森林和草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與自然資產保值增值的內在要求,是推動產業興旺、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社會對優質林草產品需求的重要舉措,是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林業和草原生態建設內生動力的必然要求。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出臺《意見》,是為了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動實現生態美百姓富有機統一,也是為了履行產業管理職能、解決產業發展領域突出問題。我國林草資源豐富,林草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潛力巨大。然而,合理利用林草資源的政策體系尚不完善,促進林草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還存在資源閑置、無序利用、低效利用等突出問題,迫切需要出臺一個專門文件,切實加強宏觀指導和政策支持,促進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發展林草產業需要堅持哪些原則?
答:要突出4個“新”。一是筑牢發展新根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確處理林草資源保護、培育與利用的關系,建立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林草生態產業體系。二是形成發展新格局,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據林草資源稟賦,培育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培植林草產品和服務品牌,做到資源支撐、產業帶動、品牌拉動。三是培育發展新動能,堅持創新驅動、集約高效,加快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和科技創新,推動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分散布局向集聚發展轉變。四是健全發展新機制,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強政府引導和監督管理。
記者:今后一個時期林草產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
答:到2025年,林草資源合理利用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優質林草產品產量顯著增加,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質量效益顯著改善,服務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健康中國建設、鄉村振興、精準扶貧、“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能力全面增強。力爭全國林業總產值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0%以上,一二三產業比例調整到25:48:27。到2035年,優質林草產品供給更加充足,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我國邁入林草產業強國行列。
記者:林草產業發展的重點和保障措施有哪些?
答:明確了8項重點工作。一是增強木材供給能力,解決木材資源對外依存度過高的突出問題。二是推動經濟林和花卉產業提質增效,解決粗放外延式增長問題。三是鞏固提升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水平,解決產業同質化、分散化問題。四是規范有序發展特種養殖,解決物種雖多但資源有限、難以增加有效供給的問題。五是促進產品加工業升級,解決林產品粗加工為主、低端產品多的問題。六是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滿足人民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七是積極發展森林康養,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做貢獻。八是培育壯大草產業,滿足草原生態建設和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保障措施涵蓋8項內容。一是壯大經營主體,優化產業隊伍。二是完善投入機制,強化政策支持。三是拓展金融服務,吸引社會資本。四是加強市場建設,增強發展活力。五是強化科技支撐,提高創新能力。六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釋放改革紅利。七是維護質量安全,嚴格監督管理。八是擴大國際合作,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下一步將著力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明確任務分工,細化政策舉措,壓實工作責任,加快推動林草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促進綠水青山源源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答:合理利用林草資源,發展林草產業,是遵循自然規律、實現森林和草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與自然資產保值增值的內在要求,是推動產業興旺、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社會對優質林草產品需求的重要舉措,是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林業和草原生態建設內生動力的必然要求。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出臺《意見》,是為了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動實現生態美百姓富有機統一,也是為了履行產業管理職能、解決產業發展領域突出問題。我國林草資源豐富,林草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潛力巨大。然而,合理利用林草資源的政策體系尚不完善,促進林草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還存在資源閑置、無序利用、低效利用等突出問題,迫切需要出臺一個專門文件,切實加強宏觀指導和政策支持,促進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發展林草產業需要堅持哪些原則?
答:要突出4個“新”。一是筑牢發展新根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確處理林草資源保護、培育與利用的關系,建立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林草生態產業體系。二是形成發展新格局,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據林草資源稟賦,培育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培植林草產品和服務品牌,做到資源支撐、產業帶動、品牌拉動。三是培育發展新動能,堅持創新驅動、集約高效,加快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和科技創新,推動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分散布局向集聚發展轉變。四是健全發展新機制,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強政府引導和監督管理。
記者:今后一個時期林草產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
答:到2025年,林草資源合理利用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優質林草產品產量顯著增加,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質量效益顯著改善,服務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健康中國建設、鄉村振興、精準扶貧、“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能力全面增強。力爭全國林業總產值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0%以上,一二三產業比例調整到25:48:27。到2035年,優質林草產品供給更加充足,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我國邁入林草產業強國行列。
記者:林草產業發展的重點和保障措施有哪些?
答:明確了8項重點工作。一是增強木材供給能力,解決木材資源對外依存度過高的突出問題。二是推動經濟林和花卉產業提質增效,解決粗放外延式增長問題。三是鞏固提升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水平,解決產業同質化、分散化問題。四是規范有序發展特種養殖,解決物種雖多但資源有限、難以增加有效供給的問題。五是促進產品加工業升級,解決林產品粗加工為主、低端產品多的問題。六是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滿足人民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七是積極發展森林康養,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做貢獻。八是培育壯大草產業,滿足草原生態建設和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保障措施涵蓋8項內容。一是壯大經營主體,優化產業隊伍。二是完善投入機制,強化政策支持。三是拓展金融服務,吸引社會資本。四是加強市場建設,增強發展活力。五是強化科技支撐,提高創新能力。六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釋放改革紅利。七是維護質量安全,嚴格監督管理。八是擴大國際合作,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下一步將著力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明確任務分工,細化政策舉措,壓實工作責任,加快推動林草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促進綠水青山源源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