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
河北與內蒙古同處華北,同樣在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黨全社會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代接著一代干,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為子孫后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
牢記總書記囑托,河北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構建綠色發展方式,燕趙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持續攻堅 河北交出污染防治最優答卷
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全省平均優良天數為208天,同比增加6天,全省平均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12天;全省平均重污染天數為17天,同比減少12天,空氣質量為六年來最好……藍天保衛戰初戰告捷。
全省地表水達到或優于三類水質斷面的比例提高6.3個百分點;33條重污染河流斷面水質達標,40條城市黑臭水體得到整治;河湖生態補水13.9億立方米……碧水行動成效明顯。
捍衛凈土,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嚴厲打擊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違法犯罪行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05萬km2,查處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1160個……凈土保衛戰扎實有效。
這,是2018年度河北省防治污染交出的一份成績單。
在治理與保護并重下,全省污染治理力度空前,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突出重點 舉全省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生態環境,不僅關系全省群眾的生存和發展,也直接影響全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堅持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強抓好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省委書記王東峰明確,結合河北實際,突出重點任務,舉全省之力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快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推進散煤清潔替代,加強秸稈綜合利用,開展柴油貨車污染、揮發性有機物、揚塵等專項整治,“散亂污”企業持續動態清零。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嚴禁“一刀切”停限產。
——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專項行動,全面整治入海污染源,強化衡水湖生態保護,加大重污染河流治理力度,全省地表水三類及以上斷面比例達到47.3%以上。
——加大農用地、建設用地污染風險管控,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嚴格危險廢物監管,推動城鄉垃圾分類和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推進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復綠,加大河湖整治及生態補水、濕地保護力度,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高質量完成營造林770萬畝。
從2月份至今年底,在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組織開展“萬名環保干部進萬企 助力提升環境治理水平”主題實踐活動,通過“送法律、送政策、送科技、送方案、送服務”等方式,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通過優化監管方式,實行精準執法,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環境優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河北北部的涿鹿縣桑干河兩岸,林木新芽初綻,傳遞著春的喜訊。
“亞太健康城沾了桑干河濕地公園的光,現在可以說是‘河景房’了,很受追捧。”涿鹿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說。
以打造京西山水田園生態康養度假區為目標,以2022年冬奧會籌辦、京張高鐵在下花園建樞紐站為契機,涿鹿在桑干河涿鹿縣城段南岸規劃建設產業新城,“一河兩城”正加速推進。
河北南部的峰峰礦區響堂水鎮,青草染上新綠,訴說著春的故事。
經過治理,這座曾經垃圾滿眼的礦區小鎮華麗變身:小橋流水,青瓦白墻,既融入了江南小鎮的特色,又結合了當地文化,尤其是夜間水景,美輪美奐,成為“全國十大最美鄉村”。
生態環境好轉了,來響堂水鎮觀光、品美食的游客越來越多。原先外出打工的人們紛紛回鄉創業,依托水鎮,實現了致富奔小康的愿望。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關系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數據顯示,2018年,河北省旅游業呈現良好態勢,全年共接待海內外游客6.8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636.4億元。與此同時,旅游業與其他產業加速融合,打造出以南山汽車文化產業園、西部長青、土門關驛道小鎮、多瑪樂園、大激店音樂文化小鎮等近20類300多個新業態項目,為河北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釋放了新動能。預計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數突破7.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90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20%以上,旅游及相關產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率達到9%以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河北,正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加速前行。
河北與內蒙古同處華北,同樣在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黨全社會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代接著一代干,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為子孫后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
牢記總書記囑托,河北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構建綠色發展方式,燕趙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持續攻堅 河北交出污染防治最優答卷
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全省平均優良天數為208天,同比增加6天,全省平均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12天;全省平均重污染天數為17天,同比減少12天,空氣質量為六年來最好……藍天保衛戰初戰告捷。
全省地表水達到或優于三類水質斷面的比例提高6.3個百分點;33條重污染河流斷面水質達標,40條城市黑臭水體得到整治;河湖生態補水13.9億立方米……碧水行動成效明顯。
捍衛凈土,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嚴厲打擊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違法犯罪行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05萬km2,查處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1160個……凈土保衛戰扎實有效。
這,是2018年度河北省防治污染交出的一份成績單。
在治理與保護并重下,全省污染治理力度空前,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突出重點 舉全省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生態環境,不僅關系全省群眾的生存和發展,也直接影響全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堅持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強抓好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省委書記王東峰明確,結合河北實際,突出重點任務,舉全省之力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快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推進散煤清潔替代,加強秸稈綜合利用,開展柴油貨車污染、揮發性有機物、揚塵等專項整治,“散亂污”企業持續動態清零。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嚴禁“一刀切”停限產。
——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專項行動,全面整治入海污染源,強化衡水湖生態保護,加大重污染河流治理力度,全省地表水三類及以上斷面比例達到47.3%以上。
——加大農用地、建設用地污染風險管控,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嚴格危險廢物監管,推動城鄉垃圾分類和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推進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復綠,加大河湖整治及生態補水、濕地保護力度,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高質量完成營造林770萬畝。
從2月份至今年底,在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組織開展“萬名環保干部進萬企 助力提升環境治理水平”主題實踐活動,通過“送法律、送政策、送科技、送方案、送服務”等方式,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通過優化監管方式,實行精準執法,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環境優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河北北部的涿鹿縣桑干河兩岸,林木新芽初綻,傳遞著春的喜訊。
“亞太健康城沾了桑干河濕地公園的光,現在可以說是‘河景房’了,很受追捧。”涿鹿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說。
以打造京西山水田園生態康養度假區為目標,以2022年冬奧會籌辦、京張高鐵在下花園建樞紐站為契機,涿鹿在桑干河涿鹿縣城段南岸規劃建設產業新城,“一河兩城”正加速推進。
河北南部的峰峰礦區響堂水鎮,青草染上新綠,訴說著春的故事。
經過治理,這座曾經垃圾滿眼的礦區小鎮華麗變身:小橋流水,青瓦白墻,既融入了江南小鎮的特色,又結合了當地文化,尤其是夜間水景,美輪美奐,成為“全國十大最美鄉村”。
生態環境好轉了,來響堂水鎮觀光、品美食的游客越來越多。原先外出打工的人們紛紛回鄉創業,依托水鎮,實現了致富奔小康的愿望。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關系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數據顯示,2018年,河北省旅游業呈現良好態勢,全年共接待海內外游客6.8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636.4億元。與此同時,旅游業與其他產業加速融合,打造出以南山汽車文化產業園、西部長青、土門關驛道小鎮、多瑪樂園、大激店音樂文化小鎮等近20類300多個新業態項目,為河北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釋放了新動能。預計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數突破7.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90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20%以上,旅游及相關產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率達到9%以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河北,正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