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偃師市商城街道辦事處搶抓有利時機,實施國土綠化提速,按下北邙山體生態修復“快進鍵”。
高速引線北端山體生態修復工程,是偃師市北邙修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連霍高速偃師連接線北端,分東西兩個區域。工程于1月28日動工,春節期間不間斷施工。平整場地、挖出樹坑、栽植樹苗……施工過程中,工程隊嚴格按照綠化標準及樹苗卸車后半天內全部種好的要求,著力提高樹苗成活率。但由于工程隊人手不足,無法及時栽上,偃師市商城街道辦事處動員廣大干部職工及周邊村“兩委”干部和黨員群眾上山增援,先后組織4次集中植樹增援活動,參與黨員群眾達1500余人次。
截至目前,工程東部區域的3個山頭約18萬平方米已完成工程量的90%,栽植蜀檜4.6萬余株、雪松500余棵,預計3月底前全部完成時蜀檜、雪松總量將達8萬余棵。西部區域堅持因地制宜,采用崖壁(陡坡)保護后,以45度下傾角,在壁上鉆孔、填土,栽植四季常綠的沙地柏,實現整面山體覆蓋式綠化修復,預計5月底前全部完成。
高速引線北端山體生態修復工程,是偃師市北邙修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連霍高速偃師連接線北端,分東西兩個區域。工程于1月28日動工,春節期間不間斷施工。平整場地、挖出樹坑、栽植樹苗……施工過程中,工程隊嚴格按照綠化標準及樹苗卸車后半天內全部種好的要求,著力提高樹苗成活率。但由于工程隊人手不足,無法及時栽上,偃師市商城街道辦事處動員廣大干部職工及周邊村“兩委”干部和黨員群眾上山增援,先后組織4次集中植樹增援活動,參與黨員群眾達1500余人次。
截至目前,工程東部區域的3個山頭約18萬平方米已完成工程量的90%,栽植蜀檜4.6萬余株、雪松500余棵,預計3月底前全部完成時蜀檜、雪松總量將達8萬余棵。西部區域堅持因地制宜,采用崖壁(陡坡)保護后,以45度下傾角,在壁上鉆孔、填土,栽植四季常綠的沙地柏,實現整面山體覆蓋式綠化修復,預計5月底前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