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僑報網4月18日消息,非營利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中國項目發起人巴爾巴拉·菲娜莫爾過去幾日分別去到南加州大學(USC)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向學生們介紹她的新書《中國是否能拯救地球?》。這本書分5個章節,帶領讀者從1991年第一次部長會議到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追溯中國對煤炭依賴的歷史,并且詳解其最近的煤炭政策、綠色能源、電動汽車等發展形勢。
環境與能源政策專家巴爾巴拉·菲娜莫爾在南加州大學介紹對中國綠色經濟發展的研究。僑報記者翁羽攝
曾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美國司法部和內政部工作過的菲娜莫爾帶領其團隊從10多年前開始在北京研究環境問題。她指出,過去這些年當中,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而公眾對困擾中國環境問題的認識不斷擴大,態度開始轉變。中國領導層也因此認識到兩個重要問題:一是基于煤炭的經濟增長不可持續,二是可再生能源在經濟上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菲娜莫爾觀察到中國迅速改變了煤炭政策,如今中國8個省的可再生能源成本與煤炭相當,并且中國對建設可再生能源有著前瞻性規劃。例如,中國去年在太陽能產能方面的投入超過其他國家的總和,電動汽車將在5年內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業,綠色金融債券市場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等等。她談到這些轉變說:“這很復雜,但我覺得人們并沒有意識到中國已經走了多遠,因為它的發生得如此之快。”
中國不僅僅是改變了本身的環境問題,菲娜莫爾認為也加速了全球綠色經濟發展。她通過數據展示,由于中國的加入,太陽能設備價格下降了50%,電動汽車電池價格下降65%。她還特別展示了“一帶一路”對全球不同國家在綠色能源和環境政策上的影響。
不過,菲娜莫爾稱中國進入下一階段面臨許多挑戰,包括改革電力部門以消除內置煤炭優勢,提高電網靈活性和存儲等。與此同時,將經濟脫碳,清理空氣污染,過渡到清潔能源,與其他國家合作行動,這些也都并非簡單的事情。菲娜莫爾認為加州與中國在綠色環保上互相促進、合作密切,鼓勵洛杉磯的學生們到中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