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花園城市”為城市轉型發展目標,大力推進“三城同創”工作,圍繞“增綠、顯山、露水、美路”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城市公園、市民游園、綠廊綠道、道路綠化、生態修復等園林綠化項目建設,不斷拓展城市綠色開放空間,3年累計新增各類公共綠地1000公頃以上。截至目前,市區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1%,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8平方米以上,均穩居全省前列。
通過規劃控綠、建設增綠、整治添綠等措施,我市高質量建成了中央森林公園、曹頂紀念公園、能達生態通廊等一批城市公園;結合拆違、拆破、拆舊、拆臨,騰出城市綠化空間,建成區范圍內零星地塊優先用于公園綠地建設,以年均增加20個小游園的速度不斷優化綠地布局,基本滿足市民“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美好愿景。
這些年,我市相繼建成了通滬大道、通寧大道、通京大道等幾十條高品位、高檔次的沿路帶狀綠地。在注重道路綠化景觀、生態等功能的同時,致力于服務民生,在有條件地段開辟適宜的休閑空間,建設城市綠道,將道路綠化帶建設成為城市的綠色屏障和市民的活動空間。按照“綠脈、藍脈、文脈”三脈融合的思路,將通呂運河、海港引河兩岸布置成為城市帶狀公園,通過開辟沿河綠廊、拓展慢行網絡、構建游憩體系等措施,初步形成了“水清、岸綠、景美、游暢”的城市中心新景觀。深入開展長江沿岸地區生態修復,南通植物園、軍山森林公園等特色生態園林項目基本建成,“城市綠肺”生態效應逐步呈現。
湯蔥蔥表示,下一階段,根據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的總體布置和任務要求,緊緊圍繞政府2019年年度城建計劃,市市政和園林局將加快園林綠化建設,全力推進濠河綠化景觀提升、園林路綠廊、嗇園路兩側景觀帶,工農路、洪江路、城山路綠化景觀提升,機場大道兩側景觀帶、長泰路兩側綠化景觀帶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
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綠道系統。積極組織編制《南通城市綠道建設規劃》,構建“區域、城市、社區”三級綠道的網絡體系,形成以區域綠道為骨架,城市綠道、社區綠道為補充的綠道網絡,串聯起南通城鄉的自然山水、歷史人文資源,整合全市的公園綠地、公共空間、慢行系統等,為市民提供更多游憩空間。
進一步完善市民游園規劃布局。對《南通市城市小游園建設規劃》進行修編,按照南通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提出的城市綠地建設目標和要求,結合我市公園綠地發展的現狀情況,規劃布局城市小游園,形成科學合理、獨具特色、生態多樣的小游園體系,滿足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的要求。
改造提升既有公園綠地。進一步挖掘城市既有綠地配套服務設施、林蔭化水平、海綿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提升空間,積極組織編制《南通市區公園綠地提升改造規劃》,并逐步對市區公園綠地實施提檔升級,不斷滿足市民群眾對城市公園綠地的功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