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資訊詳細 重慶銅梁:村落阡陌鮮花美 鄉村環境更宜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6-25  來源:中新網重慶  

      6月23日上午,在重慶銅梁區圍龍鎮龍湖村橋亭湖畔,鮮艷奪目的美人蕉、五顏六色的格桑花、波斯菊和山鄉野花相映成趣,艷麗的花朵、搖弋的花枝伴著青山綠水,好一幅水墨山水畫卷。 

      “這些花是去冬今春村里的干部、志愿者組織撒播的,我們也參加了勞動。現在花開好了,我們村更漂亮了,每天都有不少的村民到湖邊賞花呢!”正在沿湖賞花的村民周正才說。

      在侶俸鎮水龍村便民服中心和延伸進場鎮的公路邊,樹狀月季花開得正艷,波斯菊迎風搖曳,木春菊一片金黃,鮮花簇擁的鄉村成為一道絢麗的風景線,姹紫嫣紅的景象令人賞心悅目。

       

      “從2017年以來,銅梁區在實施鄉村清潔行動特別是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中,28個鎮街300多個村(社區)在公路兩邊、便民服務中心、水庫周邊、村落節點綠化美化香化農村環境。各地堅持因地制宜、內外兼修,激發村民內生動力,調動村民積極性,廣泛組織發動村民在院壩周圍、房前屋后栽花種草,既美化了農家環境,也提升了村民素養。”區城管局負責人張光文說,不僅如此,不少的鎮街開始把使君子、三角梅、紫薇、桂花、藍花楹、千層金、北美紅楓、櫻花等開花喬灌木花樹引入場鎮,提升鄉村環境綠化美化檔次。

      行進在銅梁鄉村振興西郊示范片綠道上,綠樹成行、鮮花成帶,處處皆景、風光如畫,散步休閑、騎行健身的市民不時可見。這條50公里長的綠道將著力建設成為暢通城鄉融合發展的“血脈”,示范帶動銅梁鄉村全面振興。

      在巴川街道玉皇村十一社農戶黎龍芳家,鮮花步道格外引人注目。這段連接綠道、長10多米的步道兩邊,撒播的格桑花、木春菊形成了一條花帶,與綠道長勢繁茂的花草自然交融、相互輝映。

      十二社農戶鄧時民也住在綠道邊上,他家的小院里,七八種盆景花開正艷,院外竹樹蔥蘢。據玉皇村支書柏小林介紹,綠道建好后,沿線150多戶農戶自發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的打掃綠道衛生,有的在院前栽種了竹子,放置了盆景,把小院裝扮得更加美麗,綠道邊的生活也越來越幸福。

      “現在,政府在門前修好了‘彩色路’,路邊種上了美人梅、觀賞桃、三角梅、紫薇等,環境變美了!”村民黎龍芳高興地說,“我們也不能閑著,大伙都動起手來,把屋內屋外打掃干凈,把房前院后整理歸順,自己也多種點花花草草,這樣才配得起這條綠道。”

      蒲呂街道康濟村地處毓青山上,2018年被街道列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示范村。現在的康濟村,道路兩旁統一的白墻灰瓦民居,通往家家戶戶的道路也被硬化,農家房前屋后都種上了花草。

      “以前,我們康濟村環境差,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村里也沒有保潔員,更莫說栽花種草。現在村里環境變美了,連在城頭買房子的村民都愿意回來住了。”村支書說。

      據了解,在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銅梁堅持就地取材、就近移栽,多栽種農村常見的竹子、芭蕉、柑橘樹、枇杷樹、梨樹、桃樹、李樹等鄉土樹種,同時注重播栽花期長、花色艷、花量大、多年生的開花植物,并把人工播栽的花草與當地野生花卉保護與引種相結合,不僅達到了低成本、易管護的目的,還扮靚扮美了鄉村環境。

      過去看花須進城,而今鄉村鮮花美。現在,鮮花相伴的公路,鮮花環繞的湖庫,鮮花簇擁的村莊,鮮花映照的農家隨處可見,一幅美麗的鄉村新畫卷正在龍鄉大地上徐徐展開,真正是村落阡陌鮮花美、鄉村環境更宜人。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