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草都:立足飼草,探索草產業“生態+生產”的新路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7-17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宵”! 

      草原美景和草原情懷讓人陶醉,流連忘返。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草原荒漠化、草場退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草原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保護草原生態,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特別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戰略思想以來,草產業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的雙重考驗。

      草產業作為我國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是土地治理的重要手段,其關乎生態安全、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如何將草的生產價值與生態功能相融合,開辟一條牧草與生態和諧發展的新路徑,是草都不斷思考與實踐的新課題。

      作為推動我國“草”產業發展的實踐者與受益者,草都立足飼草主業,不斷追求突破與創新,在發展中探索出“生態+生產”的新路徑,用實踐取得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的多贏局面。多年來,公司十分重視在飼草、生態與生產協同上的科技投入與研發,先后成立了國內首家草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和飼草料研究院,率先提出“生態優先、生產協同”的生態修復理念,為草地畜牧業生態與生產之間的矛盾,找到了一條新的解決路徑。

      2019年,草都“生態+生產”模式阿魯科爾沁旗草業園區正式運營之后,又成功復制到其他更多區域,河北安平縣滹沱河生態治理是草都走出內蒙,跨區域發展的重要項目。項目依托草都的科研體系和數據平臺,將飼草與生態結合,讓縣域經濟實現生態與生產協同、生產與產業協同,在推進河北安平縣馬產業更好發展的同時,改變公司原有單一的業務結構和盈利模式。探索出“融合馬草料為主的高端牧草產業、馬賽事為主的旅游產業、草生態修復為主的生態產業為一體”的新型草產業發展之路。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