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鄉村規劃要“面子”“里子”一起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7-23  來源:河南日報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有好的規劃藍圖。規劃有了,設計好了,建設才能有章可循、有序推進。” 

      從7月15日起,河南省共有1517名規劃設計師同時下到全省1188個試點村莊。這些規劃設計師將深入鄉村田舍,走訪村民農戶,研究鄉村文化,編制出符合村莊發展實際、農民發展意愿和鄉村振興要求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形成一批可學習、可借鑒、可推廣的村莊規劃典型。

      一位規劃專家曾說過,好的裁縫不是拿起布來就開始剪裁,而是要先準確測量、精心設計,才對得起這塊布料。鄉村建設同樣如此。倘若缺乏長遠規劃,沒有科學設計,甚至對“建什么”“怎么建”都不甚明了,打造美麗鄉村也就無從談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有好的規劃藍圖。規劃有了,設計好了,建設才能有章可循、有序推進。

      近年來,隨著鄉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鄉村房屋新建、改建的需求變得日益迫切,對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鄉村建設過程中,不少地方卻出現了“村莊改造大拆大建,村莊規劃千篇一律,村莊建設千村一面”的亂象。還有一些鄉村由于規劃不到位患上了“城市病”,今天這個部門栽桿子,明天那個部門埋管子,千辛萬苦修好的路,三天兩頭就被開膛破肚。在一次下鄉采訪中,筆者曾經歷過一場交通大擁堵,一所小學門前短短的一段路,就因為道路過窄、缺乏管理,足足用了半個多小時才通過。

      鄉村不缺文化資源,也不乏可以改造提升的空間,但“誰來規劃”“誰來建”卻是現實難題。如今,村莊空心化、農戶空巢化、農民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鄉村和基層干部中懂規劃的人才又比較稀缺。把鄉村規劃好、建設美,無疑需要借助外力、“外腦”。我省安排1517名規劃設計師下鄉,不少地區還采用高薪聘請的方式,吸引更多規劃領域的專業人才扎根鄉村一線,這既體現了地方對規劃人才的求賢若渴,更對接著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

      鄉村要美麗,規劃就要有章法。在筆者看來,規劃設計師下鄉,并不是把城市的建設理念機械地“搬”到鄉村,而應科學把握當地當下實際,瞄準農村基礎設施的短板發力。比如,如今農村私家車越來越多,規劃時就需要考慮拓寬村道方便行車;隨著越來越多農民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建設運動場所、留足健身空間就需要納入鄉村規劃版圖……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就要從這些群眾反映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入手,切實規劃好農業生產空間、農民生活空間和農村生態空間三者的布局,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在最近的熱播劇《花開時節》中,馬鄉長在村子里看到一群大學生畫文化墻時,說的一段話引人深思:“扶貧不能光扶到墻上,得落在地上。畫到墻上的可美,花里胡哨的,可風一吹、雨一淋,就啥都沒有了。”建設美麗鄉村,即便規劃得再好、設計得再美,如果不實用,沒人去落實,那也只能是一紙空文。讓鄉村有“面子”又有“里子”,既離不開規劃師的科學設計,也少不了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增強農民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主動參與家鄉建設,美麗鄉村的美好畫卷才能成為現實。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