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百年京張立體交匯 沿線站點各具特色(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8-13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訾謙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北京2022年冬奧會交通配套設施——崇禮太子城站效果圖 中鐵六局提供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八達嶺長城站效果圖 北京鐵路局提供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京張高鐵起點——北京北站 孫立君攝/光明圖片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清河站效果圖 北京鐵路局提供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建設中的清河站 孫立君攝/光明圖片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下花園北站效果圖 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提供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宣化北站效果圖 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提供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東花園北站效果圖 北京鐵路局提供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昌平站效果圖 中鐵六局提供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張家口站效果圖 北京鐵路局提供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懷來站效果圖 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提供

      百年京張沿線站點各具特色的立體交匯

          建設中的懷來站 孫立君攝/光明圖片

        【中國新地標】 

        近期,在北京北站外的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進口,隨著鋪軌機牽引著最后一組500米長鋼軌緩緩駛入接軌點精準落位,京張高鐵全線鋪軌正式完成。京張城際鐵路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侃彥表示,京張高鐵整個站前工程基本結束,馬上集中轉入到站后施工中,為今年年底全線開通打下基礎。

        100年前,京張鐵路打破了中國人不能自建鐵路的斷言,被譽為“中國人的光榮”。100年后,京張高鐵開啟了世界智能高鐵的先河,成為中國鐵路從“落后”走向“引領”的見證。

      京張鐵路折射百年變遷

        老一輩的人都知道,從塞外進京必須穿過一條八達嶺隧道、走一走“人”字形鐵路。從1905年京張鐵路肇建時算起,這樣的記憶已存在了100多年。

        在北京市延慶區青山環抱中的青龍橋車站,見證著京張鐵路的百年變遷,這座始建于1908年的小站,曾因“人”字形鐵路而聞名。“100年后的今天,詹天佑當時設計的‘人’字形線路仍在發揮作用,現在每天在這里經停的列車達到8至12對。”青龍橋車站副站長楊奎江說。

        “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鐵路的起點,如果沒有這個起點,我們無法站在中國鐵路飛速發展的‘肩膀’上,謀劃中國高鐵的精細與跨越。”中鐵設計京張高鐵總體設計師王洪雨表示,正是因為鐵路裝備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京張高鐵在其下方穿越“人”字而過,成就了百年京張的立體交匯。

        據了解,如今的京張高鐵起自北京北站,途經清河站、昌平站、八達嶺長城站、東花園北站、懷來站、下花園北站、宣化北站、張家口站,全長174公里。建成后,乘高鐵從北京到張家口的時間將縮短到1小時內,并與呼張和大張兩條高鐵線路相連,對于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連通西部地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京張鐵路’到‘京張高鐵’,中國鐵路事業發展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經歷了百年來的滄桑巨變。”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1萬公里以上,高速鐵路總里程超過2.9萬公里,無數天塹變通途,給人民群眾的出行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沿線站點各具特色

        近兩年來,往日熙熙攘攘的北京北站的站前廣場旅客驟減,顯得空曠冷清。

        “為了配合京張高鐵的建設施工,自2016年11月起,北京北站、清河站均已暫停辦理客運業務,直至今年年底高鐵開通。”中國鐵路北京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京張高鐵軌道的全線貫通,京張高鐵各車站主體建設已完工。

        據介紹,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位于北京市八達嶺景區滾天溝內,八達嶺長城索道起點與京藏高速公路之間,總建筑面積4.95萬平方米。車站分別設為站臺層、進出站層和設備層三層結構,是目前全球車站層次最多、開挖洞室數量大、洞型構成最復雜的暗挖洞群車站和埋深及提升高度最大地下高鐵站。車站依山而建,將地面部分分解為三個體塊,宛如長城垛口。

        張家口站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主城區以南、京包鐵路張家口南站舊址。車站總建筑面積約9.8萬平方米,站房的設計構思源于“雪國境門”,將“大境門”的拱門與自然地貌的弧形元素加以抽象,并融入百年京張“人”字形鐵路形象,既反映了地域文化特色,又彰顯了濃濃的時代氣息。

        作為連接北京2022冬奧會場地崇禮鐵路太子城高鐵站的重要樞紐,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的京張高鐵下花園北站也備受大家關注。據了解,下花園北站的設計靈感源于宣府八景之一的“雞鳴曉月”和古道驛馬飛馳。整體外觀亦如彎月并以現代風車葉片為造型,巧妙運用地勢扭轉角度,將室內景觀視線旋轉45度,面向南側雞鳴山。

      讓世界感受冬奧之美

        京張高鐵全線鋪軌的正式完工,多種運輸的有效銜接,同樣也是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籌辦的重要條件。

        北京2022年冬奧會重點配套工程——崇禮鐵路太子城站站房主體結構目前已正式完工。太子城車站背山面水,外形以優美的自然山形“曲線”為元素,同時車站以白為主色調,對應北京2022年冬奧會激情冰雪的主題。鳥瞰車站就像鑲嵌于山中的一塊美玉,又猶如山抱水繞晶瑩剔透的一顆明珠。

        中國鐵路北京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崇禮鐵路是京張高鐵支線工程,南起京張高鐵下花園北站,終點至張家口崇禮區太子城奧運村太子城站,太子城站客運樞紐的建設內容包括地下公交首末站、游客集散中心、出租車落客區、商業配套設施等,冬奧會賽時還可以滿足高鐵站前往比賽場館前的安檢和換乘需求。

        “太子城站正對著冬奧會頒獎廣場,屆時,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將產生51塊金牌,都將以太子城站作為背景舉行頒獎儀式,讓全世界感受到崇禮之美。”該負責人表示。

        此外,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配套工程,京張高鐵列車上的奧運元素也必不可少。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輛所副所長張波介紹說,太子城站是冬奧會歷史上首次直達比賽核心區的高鐵站,其次,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按照“標準配置+奧運配置”的思路,形成了“鷹隼”“旗魚”頭形方案和“龍鳳呈祥”“瑞雪迎春”兩種外觀涂裝方案。

        “此外,為了在冬奧會時讓更多乘客感受到奧運氛圍,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還將配有滑雪板存放處,并開設世界上最獨特的移動新聞中心——媒體車廂,媒體車廂將實現高速互聯網覆蓋,實現奧運賽事直播。”張波指出。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