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北京:公共空間改造提升試點啟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8-14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陳雪檸  
       今年是本市推進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的第三年。近日,市發改委、市規自委聯合啟動2019年度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試點項目征集工作,征集范圍為城六區及通州區。今年的公共空間改造提升更加注重從市民需求出發,講求外觀簡單大方、功能經濟適用。

        記者獲悉,《北京公共空間改造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9年-2021年)》即將出臺。按照“三年分步走”的計劃,本市擬創建一批高品質、人性化的公共空間示范標桿,并提煉成功經驗,從核心區逐步推廣到全市域,全面提升城市魅力與活力。

        過去兩年啟動30個試點項目

        一頭連著天壇,一頭連著地壇,貫通南北的崇雍大街承載著太多記憶與情懷。去年,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啟動,定位于“文風京韻、大市銀街”,將建設成為一條綜合展現老北京胡同民俗、商業人文、古今輝映、中西交融的特色大街。

        作為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示范段,改造從北端的雍和宮大街開始。去年9月,一期順利完工。對臨街房屋進行整體整治后,古香古色的如意門、隨墻門等老北京四合院傳統門樓重現,基本恢復了“慢街素院”的歷史風貌。今年4月,二期工程啟動,將實現“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

        雍和宮大街的風貌提升,是本市推進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的生動實踐。

        2017年,市發改委牽頭制定了《關于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試點工作方案》,在東城區和西城區率先啟動楊梅竹斜街智慧人本空間、前門地區橋灣地鐵站周邊公共空間改造等10個示范試點項目。2018年又印發了《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試點工作方案實施細則》,將試點范圍拓展至城六區和通州區,并征集啟動20個項目。

        北京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講師、史家胡同風貌保護協會副理事長惠曉曦表示,目前城市短板之一就是公共空間問題,老舊街區更是缺乏居民活動場地,精細化的規劃設計勢在必行。

        項目征集不限申報數量

        “今年的項目征集不限申報數量。”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征集工作范圍不變、支持力度不減,仍按照“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有機結合的方式進行。同時,將建立試點項目儲備庫滾動實施,成熟一個、推動一個、落地見效一個。

        對于試點項目儲備庫的具體內容,將在即將出臺的《北京公共空間改造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9年-2021年)》中予以呈現。

        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擬通過“各區政府每年定期上報、市級統籌分批遴選”的方式,建立市、區兩級項目庫。

        具體來看,擬從長安街、中軸線等重點地區中,通過各區政府定期上報、市級統籌分批遴選的方式,確定一批公共空間試點項目并納入市級試點項目庫,其余項目作為區級重點項目統籌推進,形成“先行先試、滾動實施”模式。

        按照“三年分步走”的計劃,本市擬通過公共空間改造創建一批高品質、人性化的公共空間示范標桿,并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從核心區逐漸推廣到全市域,形成改造提升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城市魅力與活力,推動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高標準設計注重居民需求

        和前兩年相比,今年的項目征集將更加注重民意,從市民需求出發。在設計方案確定前,各區應委托專業機構,采取多種方式開展需求調研,上報實施方案時要內附專業機構出具的調查報告,詳細列舉居民需求。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對通過征集的改造提升試點項目,可根據百姓的實際需求在支持建設內容標準上有所突破。“凡是周邊居民真正需要的建設內容,在不違背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支持原則的條件下,一律可在項目中予以資金支持。”此外,今年的試點工作將更加注重設計,鼓勵進行方案比選。

        “對公共空間的改造提升不是進行簡單的綠化、地面鋪裝或外立面改造,而是講求對周邊居民的功能性、實用性、開放性,外觀簡單大方、功能經濟適用。”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就要求在設計時一方面更多關注使用者的需求度、便利度和舒適度,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與街區整體風貌的協調和統一、更加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彰顯、更加注重公共空間的可達性和系統性。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