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曾發布文:2019年要繼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年計劃完成營造林任務1億畝。如今,2019年即將過去,全國七大區域用苗情況如何?哪些樹種需求量最大,值得大力發展?
重點以珍稀彩化類和耐寒鄉土適生樹種苗木為主。
興安落葉松、銀杏、榆樹、榛子 等。彩葉樹種和鄉土樹種近幾年的熱度一直不減,在加上東北地區氣候寒冷嚴峻,耐寒樹種在東北地區的需求量很高。
華北地區的用苗主力包括北京市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2018-2022),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工程(2017-2030)、張家口冬奧會綠化項目(2018-2022),山西省“兩山、兩網、兩林、兩區、雙百”工程(2013-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3-2022)等。
重點以抗污染、耐鹽堿型的鄉土適生樹種及美化彩化大規格、原冠(或帶冠)苗木為主。
白榆、楊樹、核桃、連翹、葡萄、梨、丁香、桃、小葉錦雞 等。華北地區降水少,氣候寒冷干燥,而且是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地區,所以該地區在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的同時還要考慮抗污染樹種。
西北地區是我國生態建設的主戰場,近幾年來,陜西省天然林保護工程(十三五規劃),甘肅省祁連山林地保護建設工程,青海省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十三五規劃),寧夏自治區六盤山重點生態功能區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區域造林綠化工程(十三五規劃),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生態防護帶等林業重點工程(2017年-2020年)建設穩步推進。
對果樹類經濟型苗木需求較大,預計2020年苗木用量會有所上升。
沙地柏、花椒、小葉白蠟、大葉白蠟、胡楊、文冠果、夏橡、檉柳、梭梭。目前西北地區把方向大力發展在經濟作物上,所以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都高的樹種會更受歡迎。
華東用苗主要以外銷為主,近幾年,上海市美麗鄉村建設工程(2014-2020年),江蘇省森林資源保護工程,浙江省珍貴彩色森林建設工程(2015-2020年),安徽省木本油料發展規劃(2016-2025年),福建省造林綠化和森林經營工程(2016-2020年),江西省建設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2013-2020年),山東省山區林業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2016-2020年)等重大工程正在實施。
對珍稀彩葉類特色苗木、庭院綠化苗以及適應性強、低成本、生態效益明顯的鄉土樹種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銀杏、油用牡丹、牡丹和五角楓 等。根據華東地區的政策建設,所需的大多是是生態建設樹種,可往這方面探討。
華南地區需求將以廣東省綠美南粵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工程(2016-2025)、廣西自治區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2016-2020),海南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工程(2016-2020)等一批代表性工程正在實施。
未來將對景觀優美、防護效益較好的珍貴樹種、速生豐產用材林、珍貴鄉土樹種、熱帶特色經濟林、藥用植物、生物質能源等樹種有較多需求。
沉香、木棉、小葉欖仁、相思、花梨木、木麻黃、鳳凰木、濕地松、益智、檳榔、重陽木、紅花檵木 等。一樹多價值,在華南地區體現的淋漓盡致,一直火熱的鄉土樹種、經濟價值高的樹種以及珍貴優質的樹種依然是市場的領頭羊。
近幾年,華中地區除國土綠化行動工程、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十三五規劃)、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2000-2050年)等國家級重點工程外,河南省山區及平原沙區造林工程(十三五規劃),湖北省精準滅荒工程(2018-2020年),湖南省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2018-2035年),帶動了華中園林綠化建設的發展。
重點以優良喬木、經濟林和生物質能源林為主。
銀杏、火炬松、楸樹、濕地松、楊樹 等。目前華中地區重點在追求樹種的“質”,一些高大優質喬木以及缺稀樹種會是熱點。
近幾年,西南地區重點依托四川省長江上游沿江生態廊道修復與保護工程(2016-2020),云南省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項目和珍稀及特殊林木培育項目(2013-2020),貴州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2000-2050),長江、珠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1996-2050)和西藏自治區“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2014-2030),催生造林綠化建設的新浪潮。
重點以珍貴用材、特色林果和彩葉苗木為主。
1
東北地區
主要工程
東北苗市需求將以“三北”五期工程(2011年-2050年)為重點,其中包括黑龍江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十三五規劃)、吉林省天保二期工程(2011年-2020年)、長白山生態系統修復工程、遼寧省千萬畝經濟林工程(十三五規劃)等。
重點苗木
可大力發展
2
華北地區
主要工程
重點苗木
可大力發展
3
西北地區
主要工程
重點苗木
可大力發展
4
華東地區
主要工程
重點苗木
可大力發展
5
華南地區
主要工程
重點苗木
可大力發展
6
華中地區
主要工程
重點苗木
可大力發展
7
西南地區
主要工程
重點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