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同時擁有山、水、林、田、湖、海等多種生態系統,自然環境資源豐富;又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量適中,光照強,熱量豐富,地貌形態多樣,山、溝、谷、坡交錯,山間盆地、河流階地發育,土壤肥力良好,有利動植物繁衍生息,故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具突出生物多樣性優勢。
天津市的植物以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薔薇科種類最多,其次是百合科、莎草科、傘形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及石竹科等,有維管植物約1049種,其中包括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核桃楸、紫椴,以及中國特有瀕危保護植物黃檗。
在天津市記錄485種陸生野生動物中,包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遺鷗、東方白鸛、大鴇、中華秋沙鴨等11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白琵鷺、黑臉琵鷺、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等59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豹,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喉貂、斑羚。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野生動植物資源重點分布在盤山風景名勝古跡自然保護區、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薊縣中上元古界國家自然保護區、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青龍灣固沙林自然保護區、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港北森林公園、官港森林公園、郊野公園等自然保護區和重點林區,以及于橋水庫、漢沽鹽田等低潮至高潮水位之間的沿海灘涂等重要濕地。
此次席卷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野生動物保護得到公眾和各級政府更多的關注和重視。2月14日,天津市人大在全國各省市率先制定出臺《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對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防止疫情傳播作出了規定。2月19日,天津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野生動物管理的若干規定》,以政府規章的形式,明確16個區政府的屬地責任和相關市級部門監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