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中國林科院組織有關專家針對疫情影響提出的若干主要樹種造林技術措施建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3-11  來源:河北林木種苗  
       中國林科院組織有關專家針對
      疫情影響提出的若干主要樹種
      造林技術措施建議

       

        一、疫情對速生用材林培育經營影響及應對技術措施建議
        1.杉木
        疫情影響:杉木通常宜在冬末春初新芽未萌動前造林,受疫情影響栽植時間被迫延后,影響杉木的培育和經營工作。
        應對技術措施:(1)實行大規格穴狀整地,提倡容器苗造林。大規格穴狀整地可以縮短工期,減少土壤干擾,避免雨季造成的養分流失,保障造林成活率;容器苗造林可以縮短緩苗時間,同時保證了苗木成活率。(2)盡早盡快栽植,控制造林密度。建議在3月底完成栽植,并在栽植穴施用基肥,保證苗木早期生長;栽植密度167~296株,可提高單位面積保存率,同時降低撫育成本。(3)注意除萌補植,做好幼林撫育管理。造林后及時切除萌條,培厚土壓萌,同時注意成活情況,及時補植;做好除雜草、追肥等幼苗撫育工作。(4)提倡機械化作業,減低人員密集度,提高作業安全度與效率,同時省時、省力。
        2.楊樹
        疫情影響:春季是楊樹苗木繁育和生產的最佳時間,受到疫情影響,交通運輸、勞動力等受到限制,導致楊樹錯過最佳扦插和撫育時間。
        應對技術措施:(1)盡快盡早制作插穗,提倡錯時撫育。插穗要用黑色、可通氣的覆膜保水貯藏,減小修枝強度,也可延后撫育時間。(2)提倡機械化作用,保證造林時效。利用機械快速起苗,假植于陰涼處,疫情緩解后可采用扦插、截干等方式保證造林時效。
        3.落葉松
        疫情影響:落葉松采穗嫁接和造林時間一般在春季,受到疫情影響,良種種質資源采穗、苗木調撥等工作受到限制。
        應對技術措施:(1)盡早采穗,做好育苗準備工作。建議在落葉松樹液流動前完成采穗工作,在生長季開始前完成育苗準備工作。(2)提倡容器苗造林。落葉松采用容器苗造林可推遲到雨季進行,如果不能容器苗造林,建議大田裸根育苗。
        4.馬尾松
        疫情影響:馬尾松適宜的造林時間一般為1~3月,由于疫情的發生,馬尾松的造林時間要推遲至3~4月。
        應對技術措施:(1)選用容器苗造林,推遲苗木萌動發芽時間。利用容器苗造林時,使用遮陽物覆蓋延遲馬尾松容器苗發芽和抽梢時間,并延后施肥時間。(2)做好馬尾松授粉、病蟲害防治工作。建議加強馬尾松雌雄球花觀測,及時開展馬尾松花粉采集、雌球花套袋和雜交授粉工作;可采用無人機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也可利用無人機來實現馬尾松種子園的人工輔助授粉。
        5.桉樹
        疫情影響:由于疫情的發生,桉樹的造林時間可能要推遲到5~6月份開始進行。同時3月份是桉樹病蟲害高發期,疫情影響防治工作。
        應對技術措施:(1)減緩苗木的出圃時間。當氣溫不斷升高,不揭開蔭棚或用稻草等覆蓋以延遲桉樹組培苗生長,同時注意苗木貯藏。(2)提前防治病蟲害。可利用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推遲造林的建議進行多次撫育。
        二、疫情對經濟林培育和經營的影響及應對技術措施建議
        1.油茶
        疫情影響:受到疫情的影響,油茶播種催芽時間需推遲到3月中下旬以后才能進行,造林計劃被迫推遲。
        應對技術措施:(1)加快油茶種子播種催芽。油茶種子催芽要50天以上,建議采用大棚內加小拱棚的2層塑料薄膜加溫催芽,如果遇到倒春寒,可在大棚內設置加溫設備,保證油茶芽苗在5月上旬可生長到符合嫁接的要求。(2)采用油茶容器苗造林。盡早使用容器苗造林,不用裸根苗造林,加快造林速度,保證成活率。(3)加強油茶林施肥培土。在春稍萌發前施肥保證油茶春稍的生長,越早越好,切忌春稍萌發后大量施肥。(4)及時開展整形修剪促進高產。盡早安排修剪,按照先剪病蟲害枝,再剪枯死枝、下垂枝、重疊枝的先后順序。
        2.薄殼山核桃
        疫情影響:受到疫情的影響,薄殼山核桃造林時間推遲。
        應對技術措施:(1)采用容器苗種植。在2月中下旬及3月初可以選擇裸根苗和容器苗種植,但在3月中下旬宜選擇容器苗;造林時間宜早不宜遲,避免氣溫回升,影響苗木栽植成活率。(2)盡快開展造林。薄殼山核桃造林宜早不宜遲,在樹液流動前、陰天和雨后造林,保證成活率。
        3.杜仲
        疫情影響:受疫情影響,苗木運輸、勞動力和生產受到嚴重限制,杜仲造林受到影響。
        應對技術措施:(1)做好播種前種子沙藏等工作,造林宜選用容器苗和裸根苗。(2)種子、苗木運輸采用就近原則,力爭就近調運種子、苗木,減少中間運輸環節。(3)做好假植工作。如果不能開展造林任務導致苗木開始發芽,后期種植時注意對苗木保護,適當剪去上面萌發的部分枝條,種植后多澆水。
        4.油桐
        疫情影響:油桐大田裸根苗的適宜造林時間為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3月,疫情發生后,部分地區油桐的造林時間要推遲至3~4月份進行。
        應對技術措施:(1)延遲苗木萌動發芽時間。油桐苗3月底尚未萌芽并抽梢,可用黃泥漿浸透根部,用薄膜包裹保濕,移栽擇降雨后或者澆水造林,避免長距離運輸,3月底前完成造林,可適當提高造林密度。(2)提倡開展雜交授粉工作。對于花期錯開的品系,盡量采用低溫快遞花粉的方式開展雜交工作。(3)推遲施肥時間。對于當年生油桐幼林,栽培時用有機肥作為基肥,可推遲至3月底施肥;對于2~3年生幼林,第一次幼撫和施肥也可推遲1個月進行。
        5.無患子
        疫情影響:無患子實生育苗一般在1~2月份進行,集中防治病蟲害時間在1~4月份。受到疫情影響,勞動力等受到限制,播種和造林時間將推遲至3月中旬以后,病蟲害防治工作難度加大。
        應對技術措施:(1)提前預處理種子,保證幼苗生長。提前對種子進行水選,去除不飽滿及有蟲害的種子。(2)盡早將接穗采下保存。建議盡早將接穗采下,分別品系捆扎并做好標記,放入貯藏坑或置于室內陰涼處,用濕沙埋好,上蓋濕稻草或塑料薄膜保濕。(3)及時清除受害苗木。建議進行林地清理,清除受病害影響的苗木,同時挖好栽植穴并回填表土。
        三、疫情對珍貴用材林培育經營的影響及應對技術措施建議
        1.北方珍貴樹種
        疫情影響:2~3月份是我國北方珍貴樹種良種儲備和繁育的重要季節,因疫情勞動力、交通運輸等受到限制,影響了北方珍貴樹種的造林工作。
        應對技術措施:(1)適當推遲繁育時間,做好良種繁育。對于已完成良種接穗收集的,可以沙藏接穗,也可置入冷庫冷藏,延長儲存時間,推遲嫁接時間至3月底到4月中旬;未完成良種接穗收集的,做好6月的夏芽嫁接計劃。(2)推遲造林,并加強撫育。建議將栽培造林推遲到3月底至4月上旬進行,對于兩根一干或三根兩干的苗木,可在造林后平茬管理,提高造林成活率,4月份開展大苗移栽。
        2.南方珍貴樹種
        疫情影響:我國南方地區珍貴樹種,如降香黃檀、柚木、紅錐等多在3~4月份開始大面積造林,受到疫情的影響,造林時間預計推遲1個月以上,錯過最佳造林時間。
        應對技術措施:(1)采用容器苗造林,優化繁育措施。開展容器苗造林,在苗圃集中煉苗,加強水肥管理,盡早進行修枝剪葉,盡快進行種苗移栽。(2)利用無人機進行病蟲害防治。在病蟲害高發期,利用無人機高空噴灑農藥,減少人員聚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中國林科院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絕不松懈。在筑牢防控疫情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中國林科院在林草科技行業的帶頭作用,堅定信心、凝心聚力、協同發力,積極組織技術專家為快速有效恢復生產提供有效服務,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