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行業觀察
1、疫情后的業務反彈,誰的紅利?
逐步進入到了后疫情階段,預計4月份基本就能實現完全復工了。在疫情后,預計會有很多新增基建投資,園林生態公司也將受益。
過去10多年,園林行業由于民營企業的靈活性,20多家園林類民營企業紛紛上市,但在過去兩年,形勢似乎又發生了變化。
過去兩年,已經有幾十家國企控股了民營企業。僅園林生態行業就有:東方園林、棕櫚股份、美晨生態等。乾景園林的控股權也差點轉讓給了陜西水務。蒙草生態、鐵漢生態、美尚生態、花王股份等公司也紛紛引入國資作為戰略股東。
國資入局目的各不相同,包括紓困、產業布局、招商引資、業務協同、優化財務數據等多個方面,其中異地“收購”超過6成,大多數收購方為地方金控平臺或城投企業。
完成收購,僅僅是國資入主上市公司的第一步,最讓市場關注的,是后續的整合過程。
目前已經有不少國資股東啟動了“董事派駐”“管理層團隊更換”“融資擔保”“對接資源”等程序。
除了融資輸血之外,也有國資選擇了業務整合。
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入主東方園林后,根據公司發布的業績快報:“公司2019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轉正,主要得益于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的明顯改善。2019年9月30日,控股權轉讓事項完成,公司流動性顯著增強,在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的幫助下,公司第四季度的經營生產已逐步進入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
棕櫚股份表示:“豫資成為實控人是2019年上半年的事情,我們現在也是一直處于融合的階段,目前豫資控股的董事長已經是我們的董事長了,未來跟豫資會有更進一步的合作。前期我們的中期票據融資、應收賬款轉讓都是豫資給我們做的擔保。2019年虧損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新任董事會上任之后就是想把業績做好。”
園林生態行業對政府業務高度依賴,引入一地的國資戰略股東,就意味著優先占據了該地區的相關業務份額。
引入國資,可能是上市公司的無奈選擇,但也可能是最好選擇。一方面大幅度緩解了現金流問題,評級也實現了大幅度的回升,業務支持也變得名正言順。但另外一方面,國資和原團隊,在后續長期的戰略、管理中的磨合會怎么樣,還有待觀察。
有大國有股東背景,手持大額資金的公司,預計會有更多的機會獲得市場機會。
02 蒙草生態
1、擬定增募資10億
2、用大數據系統助力森林草原防火
03 嶺南股份
1、子公司德馬吉基本符合分拆上市相關條件
04 美尚生態
1、項目
安徽蒙城北淝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PPP項目合同。本項目估算總投資2.41億元。
05 花王股份
1、引入江蘇鎮江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戰略投資者
06 東珠生態
1、擬向控股股東及高管等定增 募資總額不超5.15億
公司發布定增預案,募集資金合計不超過5.15億元,發行價14.69元/股,董事長認購55%,核心高管及區域主管認購30%左右,鎖定期18個月,募集資金用途主要是補流。
截止3月13日收盤,公司股價為20.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