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鳥類資源最多的國家之一,多樣的自然生態系統類型孕育著千姿百態的鳥類。然而由于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環境污染等原因,致使許多鳥類正面臨種群數量迅速減少的危機。
豐富的鳥類資源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自然遺產,我們在欣賞萬鳥云集的壯觀美景,體會自然生命美麗神奇的同時,也要承擔起保護鳥類資源的重任。
我們真誠地希望,一年一度的“愛鳥周”活動,既是一個保護鳥類的承諾,也是一個關心野生動物保護、傳播生態文明理念人們的行動。
為此,我們倡議:
一、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
二、與野鳥保持距離,不干擾野鳥的生活、不破壞野鳥的棲息地。
三、自覺規范觀鳥和野鳥攝影行為,充分地尊重野鳥生活的自然規律,做到綠色出行、文明觀鳥、生態攝影。
四、不隨意放生野鳥,特別是不要捕捉或到市場上購買野鳥放生。
五、不將野鳥當寵物飼養,要觀鳥,不要關鳥。
六、發現受傷、病弱、饑餓、受困的野鳥,要及時報告當地野生動物救護部門,不撿拾、不接觸死亡野鳥。
七、發現有捕捉、投毒、獵殺野鳥,破壞野鳥棲息地等違法行為,要及時向當地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或公安部門舉報。
讓我們永遠銘記已故中國鳥類學家鄭作新院士的忠告:不要在失去的時候方做尋覓,不要在瀕危的時候始盼希望,更不要在絕滅的時候徒然嗟嘆。
俯下身來,讓我們善待大自然的精靈——鳥類。
豐富的鳥類資源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自然遺產,我們在欣賞萬鳥云集的壯觀美景,體會自然生命美麗神奇的同時,也要承擔起保護鳥類資源的重任。
我們真誠地希望,一年一度的“愛鳥周”活動,既是一個保護鳥類的承諾,也是一個關心野生動物保護、傳播生態文明理念人們的行動。
為此,我們倡議:
一、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
二、與野鳥保持距離,不干擾野鳥的生活、不破壞野鳥的棲息地。
三、自覺規范觀鳥和野鳥攝影行為,充分地尊重野鳥生活的自然規律,做到綠色出行、文明觀鳥、生態攝影。
四、不隨意放生野鳥,特別是不要捕捉或到市場上購買野鳥放生。
五、不將野鳥當寵物飼養,要觀鳥,不要關鳥。
六、發現受傷、病弱、饑餓、受困的野鳥,要及時報告當地野生動物救護部門,不撿拾、不接觸死亡野鳥。
七、發現有捕捉、投毒、獵殺野鳥,破壞野鳥棲息地等違法行為,要及時向當地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或公安部門舉報。
讓我們永遠銘記已故中國鳥類學家鄭作新院士的忠告:不要在失去的時候方做尋覓,不要在瀕危的時候始盼希望,更不要在絕滅的時候徒然嗟嘆。
俯下身來,讓我們善待大自然的精靈——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