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這個“銀行”不一般!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4-29  來源:美麗浙江  
       

      生態資源也像商品一樣,被擺到了“超市”里交易。近日,從安吉縣有關部門獲悉,4月27日,安吉縣發布“兩山銀行”試點實施方案,這意味著“兩山”轉化有了規范化的新路徑。

      “兩山銀行”是啥?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困惑。我們常見的有各類商業銀行,那么“兩山銀行”又是個什么機構呢?

      “‘兩山銀行’本質上是一個交易平臺,不過交易的不是物品,而是生態資源。”安吉縣發改局副局長周建忠介紹,安吉是“兩山”理念的發源地,一直以來,安吉通過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了生態資源的價值轉化,但這種轉化多為民間的“低小散”,要實現更高質量的“兩山”轉化通道,勢必要全縣上下一盤棋。

      在安吉之前,麗水市云和縣曾成立過“兩山銀行”,不過兩者的概念不太一樣,麗水著重于“兩山貸”,即生態信用作為金融信貸產品前提和優惠條件,主要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貢獻的企業、個人的生產經營、消費的提供信貸需求。而安吉是將全域范圍內可交易的生態資源整合在一個平臺上,著重于“交易”。

      在這份方案里可以看到,“兩山銀行”試點就是要通過搭建政府引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的生態資源運營服務體系,形成政府、集體、個人共同參與的治理模式,協同推進農村產權制度等配套改革,構建以生態產品價值保值增值為目標的監管體系,拓寬“兩山”轉化路徑,為全國踐行“兩山”理念提供安吉經驗。

      而試點的首個目標就是摸清“家底”。方案表明,要利用衛星遙感、區塊鏈等數字化手段開展資源調查,合理評估生態資源資產價值。到2020年底,在調查摸底、確權登記的基礎上,基本形成安吉縣生態資源清單、產權清單、項目清單和保護、開發、監管全過程工作機制。

      這些“家底”,不僅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還包括與之相關的適合集中經營的農村宅基地、集體經營性用地、農房、古村、古鎮、老街等,需要集中保護開發的耕地、園地、林地、濕地以及可供集中經營的村落、集鎮、閑置農村宅基地、閑置農房、集體資產等,這些都是“兩山銀行”的目標資源資產。

      “商品”有了,還要有專業的運營方。“在‘兩山銀行’試點建設中,我們引入了合適的社會資本和運營管理方。”周建忠表示,安吉縣城投集團就是“兩山銀行”交易平臺的“操盤手”,通過對區域內碎片化資源資產,進行摸底、確權、評估后,由“兩山銀行”平臺選擇合適標的,通過整合提升后推向市場,進而實現生態資源向資產、資本的高水平轉化。

      “我們的職責是對生態資源進行收儲和交易,實現資源變現。”安吉縣城投集團總經理何敏杰表示,作為管理平臺公司,他們有著完備的職能部門,如收儲部、數據部、評估部、信用部、交易部、風控部等,這讓資源要素有了交易屬性,“一座山,一個村莊,都有可能是交易的對象。”

      在提升生態產品價值上,方案也有明確規劃。今后,安吉將著力在生態產品交易機制、品牌體系、質量監管和考核機制等方面開展創新探索,逐步推進生態資源轉化成生態產品。比如,探索生態產品交易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品牌體系、強化生態產品質量監管、健全生態產品價值考核制度等,構建以“‘兩山’農品匯”“安吉白茶”“安吉冬筍”等核心品牌為主的地域特色公用品牌體系,推動“好生態變成好產品、好產品賣出好價錢”,真正實現生態本身就是一種經濟。

      作為鄉鎮級“兩山”公司試點之一的上墅鄉,已經開始了探索實踐。“我們鄉有10萬畝山林,目前已經收儲1萬畝左右。”上墅鄉鄉長康錫剛說。“兩山銀行”就是一個生態資源轉化的銀行,實現的是“零存整取”的作用。“轄區內的資源資產比較碎片化,通過整合提升后推向市場,能夠實現更高的效益。”

      根據方案的目標定位,到2022年,力爭實現縣級“兩山銀行”平臺以及配套的服務體系、制度體系、治理體系基本成熟,形成全縣生態資源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經營的格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資源變資產、資本的模式,“兩山銀行”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國打響。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