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新疆:相約春天 播種綠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5-06  來源:新疆日報  
       

        俯瞰呼圖壁縣苗木種植基地(4月19日無人機拍攝)。該縣年銷售各類苗木1.5億株,可增加林地面積15萬畝。  陶維明攝

       

       

        4月7日,哈密市直機關干部在伊州區人民公園千柳湖區域挖樹坑。今年,哈密市計劃完成人工造林3600畝,持續增加全市森林覆蓋率,不斷拓展綠色空間,改善人居環境。 李華攝

       

       

        4月16日,工人在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馬家莊子村文旅項目現場植樹,為新疆天山兩河谷文化旅游生態區添綠。 記者謝龍攝

       

       

        俯瞰于田縣奧依托格拉克鄉農田(4月19日無人機拍攝)。近年來,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于田縣堅持開展植樹造林,有效改善了生產生活環境。 記者周鵬攝

       

       

        4月12日,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1870名黨員干部、職工在安寧渠特色小鎮開展春季義務植樹活動  記者 謝龍攝

       

       

        4月20日,和田市吉亞鄉護林員在歐吞其堯勒村植樹點管護今年新栽種的樹苗  許曉龍攝

       

       

        3月12日,溫宿縣托乎拉鄉60多名黨員干部在托萬克蘇布拉克村植樹。今年,該鄉計劃植樹造林62畝  顏壽林攝

       

       

        4月20日,工作人員在尉犁縣城北主干道為新植樹木澆水。2019年至今,尉犁縣完成植樹造林2萬余畝  李飛攝

       

       

        4月27日,各族干部群眾在烏魯木齊縣烏板烏水公路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現場參加烏魯木齊市義務植樹活動(無人機拍攝) 記者 韓亮攝

       

        春光燦爛之時,新疆各地陸續開展春季造林活動,植樹者在和煦春風中揮灑著汗水播撒綠色的希望。從村莊到城市,從綠洲到荒漠,人們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有條不紊地實施造林活動。就在此刻,天山南北的大地上,億萬株新芽正在從新植的綠苗枝頭萌蘗。

       

        “由于植樹造林是聚集性的活動,所以受到疫情的影響比較明顯。”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處副處長楊建明說,“各地嚴格按照要求,克服疫情帶來的用工數量相對減少和苗木采運、大規模人員調度受限等困難,春季造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時,我們根據當前情況做出適當調整,將造林任務重心移往秋季,從而讓全年造林活動更加科學合理。”

       

        多年來,新疆秉持生態林和經濟林并重的方針,在綠洲外圍荒漠區域封育,綠洲周邊種植生態林,綠洲內部種植農田防護林和經濟林,取得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得益彰的結果。從2011年至2019年,新疆建造三北防護林1464.3萬畝,其中人工造林802.8萬畝。2020年,新疆計劃造林200萬畝,目前已落實造林地塊166.8萬畝。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