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福建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優,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調研員肖軍19日在福州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披露,2019年福建全省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優, 12條主要流域Ⅰ~Ⅲ類水質比例96.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7個百分點;縣級及以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福建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9市1區城市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98.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6個百分點;全面完成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
截至目前,福建森林覆蓋率66.8%,連續41年保持全國首位。中國工程院發布的全國生態文明指數,福建排名第一。
“‘生態福建’、‘清新福建’成為一張最亮麗的名片,”肖軍表示。福建優良的生態環境不是與生俱來的。近年來,福建充分發揮生態云平臺作用,推進大氣污染熱點網格智能監管試點,完善“天地車人一體化”全方位大氣監測網絡;構建完善聯合監測、聯合會商、聯合執法的重點區域應急聯動機制,全年有效減少污染天數60%以上。
為打好碧水保衛戰,福建深入落實河湖長制,實施主要流域水質提升工程,依托全省流域水質“一張圖”,實現水環境質量動態監控預測預警和污染源溯源分析,全面排查整治10016個入河排污口,2019年主要流域Ⅰ~Ⅱ類水質比例達61.5%,比上年上升9.8個百分點。
如今,福建堅持推進綠色轉型。堅持調結構、優布局、強產業、全鏈條,有效落實綠色產業指導目錄,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據肖軍介紹,2019年,全省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3%,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0.3%。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促進資源高效利用。
同時,福建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5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以上。嚴格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關閉退出煤礦45處、去產能477萬噸/年。
除“綠色轉型”外,福建還倡導綠色生活,推廣綠色出行,加快建設“電動福建”。
據了解,全省城市公交車新能源汽車占65%。出臺福建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擴大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廈門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考評中連續六個季度排名第一。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深化“一革命四行動”,實現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全覆蓋、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態化,全省已有水沖式農村公廁的行政村比例達88%,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福建還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執法監管制度,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零容忍”,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6221件、處罰金額3.3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