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寧夏林業和草原局調研設施果樹產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7-14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  
              寧夏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自新帶領局科技場站處、寧夏林權服務與產業發展中心、自治區設施果樹首席專家等到興慶區塔橋村、平羅縣姚伏鎮調研設施冬棗和設施葡萄產業。
        王自新指出,設施果樹栽培是現代林果業高質量發展的一種新形式和新趨勢,是一種高投入、高技術、高產出的現代高效林果產業模式,對栽培技術、水肥管理等要求較高,通過利用新技術、新工藝,對避免春季低溫凍害、實現無公害生產、提早市場供應等具有顯著成效。要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充分發揮自治區設施果樹技術專家的作用,通過典型引領、示范帶動等,推動設施果樹產業從傳統栽培向現代栽培轉變,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業態,進而推動全區林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持續加大對特色經果林的政策扶持、資金支持、人才培養和技術指導服務,做大做強做精蘋果、紅棗、花卉等特色林產業,做深做特做細林下經濟。截至2019年底,全區特色經濟林面積213.4萬畝(不含釀酒葡萄、枸杞),產量36.1萬噸,產值約30億元。設施果樹面積0.8萬畝,產值1億元。培育各類經營主體3952家。全區從事蘋果、紅棗、設施果樹等林果產業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一些主產區的經果林面積突破了人均1畝,部分主產縣區以經果林收入為主的農戶占到10%以上,人均年純收入達到3441元,經果林收入占農民年收入的26%以上。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