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野生動物保護成效顯著,相關特色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出現野生黑葉猴活動的蹤跡。專家指出,這是在保護區內第6次發現黑葉猴蹤跡,表明廣西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野生動物保護成效越來越顯著。
自治區黨委、政府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講話精神,高度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自2017年1月1日實施以來,全區把保護野生動物提高到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特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頒布實施以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成立工作專班,組織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嚴格落實疫情期間野生動物管控要求,統籌推進政策出臺、存量處置、信訪維穩、宣傳教育等重點工作,全面強化野生動物管理。
保護野生動物,珍惜并維護好廣西來之不易的生態環境,正成為政府、市民、商家的自覺行動。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一天,在崇左市金龍湖都市休閑公園,市民們沿著“保護生物多樣性”主題騎行路線前行,經過“生物多樣性驛站”“桂南生物多樣性站”兩個打卡點,進行闖關問答。
在每年的“世界濕地保護日”“愛鳥周”“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日”等特定時間節點前后,我區相關部門都充分利用科研院所、保護區、海洋館、動物園、博物館等平臺,走進學區、社區、景區、漁區,廣泛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尤其是《決定》頒布實施后,我區大力宣傳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意義、《決定》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349條涉及網絡銷售野生動物及制品的商品鏈接被責令下架;美團、餓了么等電商平臺積極響應,下架涉及野生動物及制品交易的商品鏈接856條……
為全面加強野生動物的經營利用管理,我區重新規范《工商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核準的名稱和經營范圍,規定不得使用含“野生”“狩獵和捕捉動物”等有悖于《決定》的詞語。今年以來,全區監測電商平臺(網站、網店)2.17萬個次。同時組織開展非法販賣野生動物清查行動,各級公安機關協同相關部門清查整治農貿市場、花鳥市場、店鋪、攤點等場所商家近4萬家次,清查活禽店、酒店(飯店、農莊)等1.27萬家次;市場監管部門共檢查農貿市場、花鳥市場店鋪等重點場所12.16萬個次,檢查超市11.57萬家次、餐飲店45.32萬家次;漁業主管部門和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檢查經營者2717人次,檢查經營場所3996個次,查封經營場所1個。
白頭葉猴、東黑冠長臂猿、穿山甲、冠斑犀鳥等極度瀕危野生動物拯救保護與人工繁育工作有效推進,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已超過1200只,黑葉猴放歸項目順利實施并被評選為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之一。
2019-2020年,自治區財政統籌中央和自治區林業改革發展資金8200萬元用于保護濕地,安排1.3億元用于自然保護區補助。截至目前,廣西建立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地220處,自然保護地總面積220多萬公頃,約占廣西國土面積的9.3%,有效地保護了全區90%以上種類的物種。
我區印發《關于調整〈2020年全區有扶貧任務縣(市、區)特色產業目錄〉的通知》,從目錄中剔除竹鼠、海貍鼠、豚鼠、蛇、白玉蝸牛、孔雀、蚯蚓等7個特色產業。目前,柳州市柳南區已將竹鼠養殖調整為食用菌和甜糯玉米種植,恭城將竹鼠養殖調整為根莖薯芋類種植。
自治區林業局舉辦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簽約儀式。廣西金圣堂健康產業投資公司和廣西大張現代農業公司分別在扶綏縣、欽州市欽北區、貴港市覃塘區規劃建設3個集收儲、加工為一體的蛇產業園,同時將在南寧市建設一個終端產品研發、精深加工與物流配送產業園。這標志著廣西人工繁育蛇產業向民族醫藥、美容保健、日用化工等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正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