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山西省林草局赴中條林局調研指導林草高質量發展工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7-20  來源: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  
             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云龍,省政府辦公廳秘書三處處長楊景隆,到中條林局調研林草高質量發展工作。中條林局黨委書記、局長趙水清陪同調研。 
        張云龍先后深入中條林局臺頭林場、橫河林場、中村林場和十河林場轄區,就基層黨支部建設、管護站建設、種苗培育建設、防火隔離帶建設、標準化林場建設及森林經營等工作進行了實地調研指導,對中條林局重梯次、調結構、強科技、育良種的種苗建設工作,改善林分結構、增加闊葉林比例、提升森林穩定性、打造防火隔離帶的建設思路,固化目標樹、保護更新苗、保留種源樹、林藥同間作的森林經營舉措予以認可。  
        在臺頭林場場部和泥河管護站,就基層黨支部和管護站建設指出,基層是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職工的最前沿,把基層黨的建設工作抓好,黨在林區的根基就扎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就牢固,基層林區轉型發展的難題就能迎刃而解。一是要堅持黨建統領。必須把加強基層黨建、夯實基層基礎作為推動林區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一著不讓、創新舉措,堅持黨建與業務齊頭并進,著力推動各項高質量轉型發展任務落實。二是要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干部要爭當追趕超越的先鋒,改革創新的先鋒,攻堅克難的先鋒,充分發揮“智慧黨建”平臺的優勢,真正打通“黨心連民心、上下一條心”的“暖心通道”,形成凝心聚力推進林草工作的新格局。三是要堅持科技創新。要加快構建云管護、智能瞭望塔、視頻監控系統等智能化管護系統,以科技創新筑牢管護之基,在新業態打造上取得突破,形成“一盤棋規劃、一張圖管理、一張網管控”的“智慧林草”體系,護好林草資源,保衛一方平安。 
        在橫河林場,就蘇村保障性苗圃建設強調,要堅持把“三化”理念貫徹到苗圃建設中,實施“綠化彩化財化”同步,“增綠增景增效”一體,以梯次結構保障造林需求,以工匠培養催生發展動力,以科學創新促進提質增效,形成一圃多能、一圃多區、一區多效的發展格局。一是育造一體增綠。堅持“育苗與造林相銜接的原則”,堅定不移“去庫存”,大范圍轉化經營性苗圃,大力度培育保障性苗木,為實施“造、經、防一體化造林”提供保障,形成“良種化繁育、科學化造林”的轉型發展態勢。二是綠中添彩增景。堅持景觀式打造、花園式建圃,著力打造建設苗木生態園、林區群眾的休閑康養基地,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生態建設樣板。三是生態扶貧增收。堅持助力生態扶貧,依托種苗建設項目,吸納貧困人員,切實為林區群眾脫貧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帶動農民增收,收獲生態效益。 
        在中村林場場部,就標準化林場建設指出,創建標準化林場是國有林場改革的繼續和深化,要通過建設標準化林場,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切實達到看有樣板、學有典型、比有目標的目的,向高標準看齊,對標對表一流,推進林草事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在張村林班油松針葉純林撫育區就防火隔離帶建設強調,開展森林經營就是要摒棄為保而保的落后觀念,在保護中去開發,在開發中去體現科學內涵,提升林分質量,朝著構建頂級森林群落的最終目標去努力,從而實現林草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一是把握林區特點。中條山處于亞熱帶和暖溫帶交叉地帶,構建喬灌草一體的復層林結構吻合了中條山的森林群落特點,要通過增加闊葉樹比例,實施林分改造,提升林分質量,逐步改變中條山針葉純林的現狀,形成落葉闊葉林帶生態結構。二是明確經營方向。中條的森林經營就是要通過天然更新、人工促進,實現森林的正向演替,遏制住頂級群落退化、逆向演替的趨勢,沿著正向演替的規律,進行科學的經營、科學的撫育、科學的栽植,達到一種森林頂級群落的形態,同時要結合森林防火的功能需求,建設生物防火隔離帶,降低火險等級。三是走好三部曲。穩定的林分結構一定是復層林,首先是通過撫育疏伐,改變過密的油松純林林分結構,形成喬灌混交;其次是注重樹種的搭配,針下補闊,針闊混交,增加闊葉樹比例;第三是去掉針葉樹種,逐步形成單一的落葉闊葉林,構建起穩定的森林生態群落。 
        在十河林場官坊林班針闊混交林撫育區,就森林經營培育工作強調,當前看,合作造林和森林經營是省直林區的兩大戰場,長遠講,高質量推動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森林經營還應該是主戰場,為此,必須在森林經營方面積極實踐、努力創新。一要多模式探索。積極探索林草融合、林藥融合、林菌融合、針闊融合、闊闊融合新模式,讓綠化、彩化、財化的森林經營理念充分體現在森林撫育的全過程中。二要多目標培育。既要讓高大喬木“頂天”,又要讓地被植物“立地”,還要讓灌木以及更新幼樹“居中”,進而構建空間和維度都得到綜合利用的混交、異齡、復層的高質量林分。三要多舉措支撐。不但要撫,而且要育,還要保護。撫,就是在明確經營方向的基礎上,為目的樹種留足空間;育,就是在為天然更新創造條件的同時,積極采取人工促進更新措施;保護,就是要對目標樹、種源樹特別是目的更新幼樹加大保護力度,為森林資源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調研中,張云龍每到一處都熱情地與基層一線工作人員親切交談,詳細了解林區發展狀況,并結合調研所見所聞,對推進林區高質量轉型發展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建議。指出,林草業高質量發展的表象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生態系統穩定,生物多樣性得到體現。二是林水和諧的景觀得到體現。三是綠化、彩化、財化得到融合發展。四是良種繁育得到全面體現。五是林草融合的布局得到最大限度展現,草甸得到保護和修復,河灘低地草地不再被樹木侵占。六是科技興林興草成為工作的主線。七是保護地成為生態凈地、動物樂園,不再有人為活動帶來的隱患。八是林區群眾保護理念不斷增強,林草民生得到持續發展。 
        通過此次調研指導,張云龍局長切實為中條林區高質量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論支撐,破解了瓶頸難題,中條林局將嚴格落實張云龍局長指導精神,聚焦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和新業態“六新”目標要求,推動林區工作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更深層次發展,為推進山西林草事業高質量轉型發展貢獻中條力量、彰顯中條擔當。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