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
兩山公園、北塢公園、中塢公園;稻田、船塢、蘆葦蕩……在玉泉山和頤和園周邊的廣闊空間里,自2010年至今,陸續新建、改建8處綠地公園,在北塢村路東側形成山水田園景觀,西側形成果林景觀,像一頂皇冠,將皇冠上的頤和園、靜宜園等明珠襯托得更加奪目。


中塢施工前后對比
聽聽蛙叫,看看荷花,在稻田間遛彎,回到從前老家門前的大楊樹下坐一會兒。
家住海淀區四季青鎮北塢嘉園的居民都喜歡逛公園。不光是因為小區前后左右都被公園包圍了,還因為很多公園是在他們曾經的老宅和村莊上建起來的。
如今北塢公園里的金山寺已被修繕保護,古香古色的老建筑成了稻田綠地里明珠般的文化符號。金山寺東側是處老戲樓,公園建設的時候,在戲樓前的廣場上鋪上了大理石地面,光滑平整,大媽們最喜歡在這兒跳廣場舞,小朋友們也喜歡在這兒放風箏。

市民在中塢公園的稻田里感受田園風光
戲樓再往東是一片稻田。這個季節稻子綠油油的,已經抽穗了。歷史上,玉泉山地區就是京西稻的主產區,雖然已經搬遷上樓,老把式們看見稻子還是眼睛放光,舍不得挪開。
村民們都會走到稻田東的大楊樹廣場下待著。那里有磨盤、碾子,還有四棵大楊樹。村里的老房子雖然拆了,四棵大楊樹還原地保留。到了樹下,好像回到舊時光。
再往里走,是一大片水塘,從岸邊到水中,是蘆葦和荷花的接力,葉子底下,是魚兒、田螺、青蛙們的樂園。岸邊的亭子里,有人在唱歌,遠處的背景正是玉泉山上玉峰塔,被亭子紅色的梁柱框景,好像一幅畫。
不光北塢公園,隔條馬路的中塢公園,還有附近的兩山公園等等,也有稻田等舊時農村風光。兩山公園里,稻田的肌理還保持舊時模樣,曾經的飯店院里的大樹留在稻田中間,上面爬滿凌霄花。
說變化
“出了小區走到這兒,也就十多分鐘吧!”在金山寺門前,家住北塢嘉園的“87”后劉帥說,他家原來就是北塢村的。“我小時候這里是小學,那時候家家都有大院子,到了傍晚,在院里擺上桌子,大家一起喝茶聊天吃水果。有城里人來找山泉水,就從我們家的自來水水龍頭上接。”劉帥回憶。后來,村里的外來人口越來越多,家家戶戶都蓋房子出租,原來的稻田林地上也蓋起了鴨廠、磚廠、餐廳、賓館……院子沒了,垃圾多了,洗澡要等到后半夜水流才能變大,用電也經常跳閘。
“后來文物騰退,我們才搬到北塢小學。當時我們家就住這兒附近?,F在這里變化太大了,原來的村子建起新小區,小區邊的公園和城市公園也不一樣,充滿田園風光,就像回到了老家。”

兩片山區施工前
四季青鎮玉泉村是全鎮最大的行政村,下轄北塢、中塢、茶棚、東關場、小屯、閔莊、船營、后窯8個自然村。村中常住人口4300戶9120人。曾經,這里不僅有京西稻的稻米香,還有玉泉山清澈的山泉水。
2013年,玉泉村全部拆遷騰退,建起京泉馨苑和北塢嘉園回遷小區。舊村改造,為“三山五園”風貌保護奠定基礎。
“三山五園”是指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園林歷史文化保護區,包括香山、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等。
2013年,海淀區開始對“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68.5平方公里中的核心區域14平方公里進行整體規劃研究,重點實施園外園區域生態景觀提升工程。
園外園特指頤和園和靜明園周邊區域,規劃范圍東起頤和園西宮墻,西、北至五環,南到閔莊路和北四環,處于三山五園規劃片區的核心位置,是京城唯一以山水田園風光為特色、以御苑皇家文化為背景的近郊休閑游憩區。
說保護
如果說三山五園是皇冠上的珍珠的話,三山五園地區就是皇冠。隨著城市發展,只剩下珍珠,這頂皇冠已經消失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恢復生態肌底的基礎上,把皇冠勾勒出來,恢復它的文化意境和氛圍。
“園外園”項目以改善生態、疏通水脈、恢復文脈、梳理路脈為原則,打造融入現代休閑活動的歷史文化景觀游覽區,形成“城市中的山水,山水間的田園”。

兩片山區施工后
歷史上,園外園地區水網密集,文物古跡眾多,京西稻稻田上萬畝??登⑹罆r,頤和園也沒有西墻,一片鄉野風光,水很大,向西是大片的京西稻稻田、農舍,白天農人耕種,傍晚炊煙升起,山水和農耕交織,其樂融融。
早在2010年,北塢公園率先完工,它恢復了稻田,在公園里有了農田般開闊的空間,而不是種樹追求林蔭。金山寺、戲臺、拆遷村里原有的大柳樹也被保留,讓拆遷上樓的居民回到這里時時刻刻都能憶起鄉愁。公園里的湖也是純天然的,沒有鋪設防滲膜,水位線隨著自然水位線的漲落而漲落。
至今,園外園生態景觀提升工程已實施總面積311.55公頃,包括新建、改造海淀公園、船營公園、中塢公園、北塢公園、兩山公園、妙云寺公園、影湖樓公園、茶棚公園8處公園。
到了中塢公園,田園風情得到進一步強化。浸種、祭神、插秧、淤蔭、灌溉、簸揚……稻田里選取康熙皇帝主持繪制的《佩文齋耕織圖》40景中的11個,用鐵藝雕塑的形式再現,作為一種文化點綴,遠遠望去仿佛就是農人在勞作。
公園里的景觀小品布置得非常節制,以大面積的大地景觀為主,偶爾出現的農舍片段、涼亭屋頂的茅草,透露出一股鄉居生活的恬靜閑適,人和自然在這里達到一種平衡。
三山五園和園外園互為襯托,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園林歷史文化保護區風貌越來越好。
說設計
“在中國人的文化傳統中,最理想的生活環境就是山水田園。和圍墻內的皇家園林景觀不同,圍墻外是與之相映襯的田園村舍。”項目的景觀設計師之一林雪巖介紹。
園外園地區以北塢村路為界,路東,打造山水田園片區,路西風景果林片區。其中北塢公園恢復了稻田,中塢公園突出了“借景”概念:利用中心水面在“荷香塢影”景點通過水中倒影借景玉泉山;在“古橋溪影”景點利用水溪拱橋將視線引向玉峰塔從而形成溪橋望塔的畫面;在“觀田廣場”適當抬高視點、通過稻田肌理引導實現與萬壽山佛香閣的對應關系;在山頂“畫圖四面”登高遠眺,更是可一覽園外園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