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一天,一個新理念,開啟了浙江生態文明建設的全新征程。
2005年8月15日下午,頭頂烈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天目山脈余嶺腳下的余村,在村里簡陋的會議室里,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幾天后,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中寫道:“在選擇之中找準方向,創造條件,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15年,綠色校正發展坐標。浙江率先建立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體系;率先實施全省GDP考核差別化評價指標體系;率先取消相對欠發達地區的GDP考核,“環保一票否決制”首開先河。
15年,綠水青山顯“金”價。在浙江,生態成為競爭力、生產力,民宿經濟的德清模式、美麗鄉村的桐廬樣本,不拘一格,卻又殊途同歸地講述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15年,浙江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省。“浙江的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綠色發展綜合得分、城鄉均衡發展水平都是全國第一。”生態省評估報告認為,浙江已在全國率先步入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快車道,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和改革深化引領全國。浙江正在成為展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
“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行,將產生變革性力量。”這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地球衛士獎”頒獎時對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評價。從“千萬工程”到“美麗鄉村”“美麗城鎮”“美麗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愈益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
綠色治理
天藍水清煥新顏
綠水逶迤,青山相向,浙江與優美生態環境之間,正趨向等號。
這是從174到0的質變——2013年,浙江省設區市重污染天數曾達174天次,2019年這個數據降到0。
兩年前,一張6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空氣質量成績單,讓全國人民看到這抹“浙江藍”;一年前,浙江突破治氣瓶頸期,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降至31微克/立方米,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降至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2%。
這是為水鄉正名的決戰——全省超過6000公里的垃圾河被消滅,省控斷面Ⅰ類至Ⅲ類水質標準比例從2002年的42.9%提高到2019年的91.4%。之江大地上5.7萬名河長連同數不清的民間治水志愿者,譜寫了一曲全民治水的贊歌。
這是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征程——多年來,從山嶺到河湖,從陸地到海洋,浙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2018年,浙江在全國率先推進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截至目前,整治修復面積13.78萬畝、土壤污染綜合防治面積3.43萬畝。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日前通過專家評審,作為首批獲批建設的國家公園試點,這里將成為浙江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
這是由各自為戰到聯防聯治的轉變——長三角三省一市全方位展開環保合作,在環境治理中消除行政壁壘,在生態保護中創新體制機制,在綠色發展中探尋資源共享。浙江、安徽兩省已簽署三輪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過程中,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聯手共治太浦河;秋冬季大氣聯合治理持續深化,聯合開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預警保障,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標準。
綠色治理換來了什么?你會發現在綿延于全域的綠色中,隱藏著一條金線——2019年浙江全省GDP突破6萬億元,在經濟體量不斷增大的同時,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連續19年和35年榮膺全國各省區第一。德清裸心谷度假村一張床位一年“賣”出12萬元,這其中,大約六成“賣”生態、三成“賣”服務,只有一成“賣”的是房間的硬件設施。
綠色產業
打造經濟新引擎
如果你要問各地招商選資時最喜歡什么樣的項目,低污染高增長的項目一定是首選。
浙江重大項目里的“含綠量”有幾何?今年3月,53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高新技術和生態環保項目占了“半壁江山”。
有一組數據顯示,2019年浙江以4.6%的能源消費總量,創造了國內6.3%的GDP、7.8%的稅收收入、13.4%的外貿出口和9.3%的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萬元GDP能耗0.39噸標準煤,位居國內前列。
“既是經濟大省,也是能源資源小省,全省一次能源自產率只有5%左右,節能降耗是推動浙江發展的現實需要和內在動力。”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稱,“十三五”以來,浙江以年均3.3%的能源消費增速,保障了年均7.3%的GDP增長。
行走在之江大地,屢屢能聽見各地堅決地對重污染企業“說不”。“我們歡迎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生物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決限制高能耗、高排放、對環境有污染的項目進入。”紹興濱海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曾有一個外省大型化工項目想來落戶,就因環保問題被拒之門外。“我們內部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必須要判定一家企業或一個項目對新區環境不會造成什么問題,我們才考慮把它引進來。這是我們項目引進的一個準入條件。”寧波杭州灣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地也有同樣的招商門檻。
嘉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成員,去年年末在全縣啟動“一盤棋”精準產業招商模式。喜善逐步取消對鄉鎮(街道)的招商考核,重在招引智能傳感產業、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項目。在“一盤棋”招商下,去年,代工蘋果手表、耳機的通信電子制造巨頭立訊精密,成功落戶嘉善姚莊經濟開發區。
全力支持符合綠色導向的新技術、新業態發展的同時,集聚創新要素資源,構建更大范圍區域一體化的產業創新鏈。嘉善正在示范的,也是全省努力的方向。
寧波杭州灣新區在傳統汽車制造業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化改造、招大引強,崛起了一個千億級智能汽車產業集群;長興對包括蓄電池在內的傳統產業集中整治,通過整合提升打造出新能源產業集群……在發展思路的轉變和資源要素配置倒逼之下,浙江重塑出更高效、更綠色的產業結構。2019年,浙江高新技術、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較上年分別增長8.0%、7.8%、9.8%,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4.5%、40.9%和31.1%。
綠色轉換
進一步打開價值通道
綠水青山,不僅是展示今日浙江的“金名片”,還是浙江可持續發展的“聚寶盆”。
點綠成金,近年來,浙江不斷探索拓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新路徑,以大花園建設為主抓手,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浙江經驗。
1.6億元!因為這個數字,遂昌縣大柘鎮大田村著實“火”了一把。一個1500余人口的山村,為什么身價這么高?答案是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去年,《遂昌縣大田村GEP核算報告》正式通過專家評審。大田村成為全國首個進行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的行政村。
而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麗水各地圍繞GEP不斷改革創新,已實現GEP與GDP的雙增長。據了解,麗水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2019年完成交易747宗、成交金額3.12億元。為提高生態資源轉化效率,麗水將優勢資源歸整到“麗水山耕”“麗水山居”“麗水山景”3個區域公用品牌下,實現產品的高溢價。如今,“麗水山耕”已經成為當地農產品的銷售新載體,2019年銷售額達84.4億元。
麗水全市有2700余個行政村,大田村為何成為首個GEP核算的“幸運兒”?原因在于遂昌縣是第一批全省大花園典型示范建設單位之一。2018年,以全域美麗全民富裕為目標,浙江正式開啟大花園建設。大花園建設以生態為基礎,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普遍形態,讓綠色經濟成為浙江經濟新的增長點。
全省各地的體制機制改革,為進一步打通轉化通道提供不竭動力。
安吉一馬當先。2019年7月,浙江省委改革委印發《新時代浙江(安吉)縣域踐行“兩山”理念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賦予安吉先行先試新使命。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省將以麗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家試點為牽引,協同推進安吉縣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和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以點帶面,打通轉化新通道。
綠色空間
全域變身“大花園”
當美麗風光變美麗經濟后,生態紅利就會催生自覺行動,浙江全域變身“大花園”指日可待。
從農村到城市,浙江因地制宜,讓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升級版,浙江鄉村持續美麗蝶變——
2019年8月,浙江開始實施《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規范》,讓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有標可循。“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戶受益率80%以上”“中心村、建設項目較多的村莊,開展村莊設計”“幼兒園和中小學建設符合教育布局規劃要求”……此外,新規還增加了垃圾分類、數字鄉村、鄉愁產業、生活便利等內容。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讓連接農村與城市的小城鎮成為人們向往的幸福家園——
2016年,浙江省印發《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旨在全面提升小城鎮生產、生活、生態環境質量,為全國小城鎮發展提供“浙江樣本”。2019年,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收官后,持續推進全省美麗城鎮建設,并于今年6月30日發布全國首個小城鎮長效管理地方標準《小城鎮環境和風貌管理規范》,小城鎮長效管理機制邁入“標準化”時代。
從無序到有序,浙江不斷調整空間布局規劃,理順綠色發展思路。
今年6月,《浙江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發布。隨著以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為主要內容的管控方案發布實施,浙江有了一套新的綠色標尺。“‘三線一單’在原來的環境功能區劃上進一步優化了空間分區,實施分區差別化管控,更具針對性。”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從單打獨斗到一呼百應,浙江不斷發動群眾力量,形成綠色發展合力。
小垃圾,大革命。浙江全省總動員,答好“垃圾革命”這道必答題。截至2019年底,全省城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85%,無害化處理率達100%;設區市城區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88%,縣以上城市建成區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78%,農村生活垃圾建制村覆蓋率達76%。
綠色征途,永無止境。“不要過分陶醉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人類每一次對自然界的勝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回顧100多年前恩格斯向全人類發出的警示,浙江正用1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給予最好回應。
2005年8月15日下午,頭頂烈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天目山脈余嶺腳下的余村,在村里簡陋的會議室里,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幾天后,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中寫道:“在選擇之中找準方向,創造條件,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15年,綠色校正發展坐標。浙江率先建立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體系;率先實施全省GDP考核差別化評價指標體系;率先取消相對欠發達地區的GDP考核,“環保一票否決制”首開先河。
15年,綠水青山顯“金”價。在浙江,生態成為競爭力、生產力,民宿經濟的德清模式、美麗鄉村的桐廬樣本,不拘一格,卻又殊途同歸地講述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15年,浙江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省。“浙江的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綠色發展綜合得分、城鄉均衡發展水平都是全國第一。”生態省評估報告認為,浙江已在全國率先步入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快車道,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和改革深化引領全國。浙江正在成為展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
“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行,將產生變革性力量。”這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地球衛士獎”頒獎時對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評價。從“千萬工程”到“美麗鄉村”“美麗城鎮”“美麗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愈益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
綠色治理
天藍水清煥新顏
綠水逶迤,青山相向,浙江與優美生態環境之間,正趨向等號。
這是從174到0的質變——2013年,浙江省設區市重污染天數曾達174天次,2019年這個數據降到0。
兩年前,一張6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空氣質量成績單,讓全國人民看到這抹“浙江藍”;一年前,浙江突破治氣瓶頸期,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降至31微克/立方米,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降至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2%。
這是為水鄉正名的決戰——全省超過6000公里的垃圾河被消滅,省控斷面Ⅰ類至Ⅲ類水質標準比例從2002年的42.9%提高到2019年的91.4%。之江大地上5.7萬名河長連同數不清的民間治水志愿者,譜寫了一曲全民治水的贊歌。
這是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征程——多年來,從山嶺到河湖,從陸地到海洋,浙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2018年,浙江在全國率先推進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截至目前,整治修復面積13.78萬畝、土壤污染綜合防治面積3.43萬畝。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日前通過專家評審,作為首批獲批建設的國家公園試點,這里將成為浙江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
這是由各自為戰到聯防聯治的轉變——長三角三省一市全方位展開環保合作,在環境治理中消除行政壁壘,在生態保護中創新體制機制,在綠色發展中探尋資源共享。浙江、安徽兩省已簽署三輪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過程中,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聯手共治太浦河;秋冬季大氣聯合治理持續深化,聯合開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預警保障,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標準。
綠色治理換來了什么?你會發現在綿延于全域的綠色中,隱藏著一條金線——2019年浙江全省GDP突破6萬億元,在經濟體量不斷增大的同時,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連續19年和35年榮膺全國各省區第一。德清裸心谷度假村一張床位一年“賣”出12萬元,這其中,大約六成“賣”生態、三成“賣”服務,只有一成“賣”的是房間的硬件設施。
綠色產業
打造經濟新引擎
如果你要問各地招商選資時最喜歡什么樣的項目,低污染高增長的項目一定是首選。
浙江重大項目里的“含綠量”有幾何?今年3月,53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高新技術和生態環保項目占了“半壁江山”。
有一組數據顯示,2019年浙江以4.6%的能源消費總量,創造了國內6.3%的GDP、7.8%的稅收收入、13.4%的外貿出口和9.3%的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萬元GDP能耗0.39噸標準煤,位居國內前列。
“既是經濟大省,也是能源資源小省,全省一次能源自產率只有5%左右,節能降耗是推動浙江發展的現實需要和內在動力。”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稱,“十三五”以來,浙江以年均3.3%的能源消費增速,保障了年均7.3%的GDP增長。
行走在之江大地,屢屢能聽見各地堅決地對重污染企業“說不”。“我們歡迎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生物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決限制高能耗、高排放、對環境有污染的項目進入。”紹興濱海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曾有一個外省大型化工項目想來落戶,就因環保問題被拒之門外。“我們內部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必須要判定一家企業或一個項目對新區環境不會造成什么問題,我們才考慮把它引進來。這是我們項目引進的一個準入條件。”寧波杭州灣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地也有同樣的招商門檻。
嘉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成員,去年年末在全縣啟動“一盤棋”精準產業招商模式。喜善逐步取消對鄉鎮(街道)的招商考核,重在招引智能傳感產業、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項目。在“一盤棋”招商下,去年,代工蘋果手表、耳機的通信電子制造巨頭立訊精密,成功落戶嘉善姚莊經濟開發區。
全力支持符合綠色導向的新技術、新業態發展的同時,集聚創新要素資源,構建更大范圍區域一體化的產業創新鏈。嘉善正在示范的,也是全省努力的方向。
寧波杭州灣新區在傳統汽車制造業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化改造、招大引強,崛起了一個千億級智能汽車產業集群;長興對包括蓄電池在內的傳統產業集中整治,通過整合提升打造出新能源產業集群……在發展思路的轉變和資源要素配置倒逼之下,浙江重塑出更高效、更綠色的產業結構。2019年,浙江高新技術、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較上年分別增長8.0%、7.8%、9.8%,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4.5%、40.9%和31.1%。
綠色轉換
進一步打開價值通道
綠水青山,不僅是展示今日浙江的“金名片”,還是浙江可持續發展的“聚寶盆”。
點綠成金,近年來,浙江不斷探索拓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新路徑,以大花園建設為主抓手,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浙江經驗。
1.6億元!因為這個數字,遂昌縣大柘鎮大田村著實“火”了一把。一個1500余人口的山村,為什么身價這么高?答案是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去年,《遂昌縣大田村GEP核算報告》正式通過專家評審。大田村成為全國首個進行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的行政村。
而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麗水各地圍繞GEP不斷改革創新,已實現GEP與GDP的雙增長。據了解,麗水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2019年完成交易747宗、成交金額3.12億元。為提高生態資源轉化效率,麗水將優勢資源歸整到“麗水山耕”“麗水山居”“麗水山景”3個區域公用品牌下,實現產品的高溢價。如今,“麗水山耕”已經成為當地農產品的銷售新載體,2019年銷售額達84.4億元。
麗水全市有2700余個行政村,大田村為何成為首個GEP核算的“幸運兒”?原因在于遂昌縣是第一批全省大花園典型示范建設單位之一。2018年,以全域美麗全民富裕為目標,浙江正式開啟大花園建設。大花園建設以生態為基礎,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普遍形態,讓綠色經濟成為浙江經濟新的增長點。
全省各地的體制機制改革,為進一步打通轉化通道提供不竭動力。
安吉一馬當先。2019年7月,浙江省委改革委印發《新時代浙江(安吉)縣域踐行“兩山”理念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賦予安吉先行先試新使命。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省將以麗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家試點為牽引,協同推進安吉縣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和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以點帶面,打通轉化新通道。
綠色空間
全域變身“大花園”
當美麗風光變美麗經濟后,生態紅利就會催生自覺行動,浙江全域變身“大花園”指日可待。
從農村到城市,浙江因地制宜,讓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升級版,浙江鄉村持續美麗蝶變——
2019年8月,浙江開始實施《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規范》,讓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有標可循。“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戶受益率80%以上”“中心村、建設項目較多的村莊,開展村莊設計”“幼兒園和中小學建設符合教育布局規劃要求”……此外,新規還增加了垃圾分類、數字鄉村、鄉愁產業、生活便利等內容。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讓連接農村與城市的小城鎮成為人們向往的幸福家園——
2016年,浙江省印發《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旨在全面提升小城鎮生產、生活、生態環境質量,為全國小城鎮發展提供“浙江樣本”。2019年,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收官后,持續推進全省美麗城鎮建設,并于今年6月30日發布全國首個小城鎮長效管理地方標準《小城鎮環境和風貌管理規范》,小城鎮長效管理機制邁入“標準化”時代。
從無序到有序,浙江不斷調整空間布局規劃,理順綠色發展思路。
今年6月,《浙江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發布。隨著以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為主要內容的管控方案發布實施,浙江有了一套新的綠色標尺。“‘三線一單’在原來的環境功能區劃上進一步優化了空間分區,實施分區差別化管控,更具針對性。”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從單打獨斗到一呼百應,浙江不斷發動群眾力量,形成綠色發展合力。
小垃圾,大革命。浙江全省總動員,答好“垃圾革命”這道必答題。截至2019年底,全省城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85%,無害化處理率達100%;設區市城區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88%,縣以上城市建成區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78%,農村生活垃圾建制村覆蓋率達76%。
綠色征途,永無止境。“不要過分陶醉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人類每一次對自然界的勝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回顧100多年前恩格斯向全人類發出的警示,浙江正用1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給予最好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