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春城”昆明百花競放,綠意盎然。為了明年5月的“春城之約”,云南省昆明市正加緊籌備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有序推進各項保障工作。
原定今年在昆明舉行的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延期至明年5月舉行。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大會將審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確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新目標,努力達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今年初在昆明考察完籌備工作后表示,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上,中國能為世界提供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選擇在云南昆明辦會,希望邀請全球朋友來到云南,親眼見證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見證生物多樣性給云南人民帶來的幸福感,同時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新思路。
據了解,云南國土面積僅占全國的4.1%,各類群生物物種數均接近或超過全國的50%,是中國乃至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突出的地區之一,素有“動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的美譽。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彩云之南正在從愿景變為現實。”生物多樣性大會云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高正文介紹,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云南出臺施行了我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地方性法規,建成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率先實施極小種群物種保護行動等,并建立了各類自然保護區166個,全省90%的典型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此外亞洲象、滇金絲猴、西黑冠長臂猿等全省85%的重要物種得以保護,切實擔負起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大職責。
高正文說,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選擇在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的昆明舉辦,既是綜合考慮氣候、環境空氣質量等因素,也是對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高度肯定和極大鼓舞。目前,云南省正全力做好大會籌備各項工作,加快實施城市環境整治,向全球展示“春城花都”的獨特魅力。
生物多樣性大會規模大、出席政要多,籌備工作無疑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伊麗莎白·穆雷瑪在1月的考察之行給昆明打出了滿分。
伊麗莎白·穆雷瑪表示,云南為籌備COP15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場館布局清晰明確,設施設備讓人印象深刻,充足的辦會經驗、專業的技術保障和順暢的溝通協調始終貫穿于整個籌備工作。
今年4月以來,為克服疫情影響,COP15國家執委辦、云南省籌備辦同《公約》秘書處會務官員納德·易卜拉欣以視頻方式定期舉行了10次聯絡溝通會議,就參會人數、場館功能布局、網絡通信保障、志愿者服務和平行活動安排等多個事項,進行了詳盡、細致的溝通交流,有效解決了籌備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為有序推進籌備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讓老百姓從籌辦中實實在在受益,也是COP15籌辦的重要目標和考量。”COP15云南省籌備辦副主任、昆明工作部常務副部長王道興說,目前,昆明市正在對主城區62條道路進行整治提升工作,按照“一路一景”“一園一品”、彰顯特色的原則,因地制宜增種開花喬木、灌木,建設一批開放式花卉主題公園和花卉景觀觀賞區,打造“美麗花路”“美麗林帶”等。截至目前,今年全市新增城市綠地126.6公頃,已完成新建花卉主題公園8個,提升改造花卉主題公園5個。
“大街上樹多了,公園里花的品種更豐富了,春城的環境越來越舒適。”昆明人高霄妤說,雖然道路提升整治會給生活短期帶來一定不便,但“春城”昆明無處不飛花的景色值得期待。
昆明市園林規劃設計院院長盛澍培說,按照集約辦會原則和自然生態的理念,在選用增種、補種樹木花卉時,盡量選用本地品種,體現“春城”特色。
“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明年5月,昆明藍花楹盛開的季節,全球代表將相聚“春城”共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一同繪就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圖景。
原定今年在昆明舉行的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延期至明年5月舉行。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大會將審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確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新目標,努力達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今年初在昆明考察完籌備工作后表示,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上,中國能為世界提供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選擇在云南昆明辦會,希望邀請全球朋友來到云南,親眼見證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見證生物多樣性給云南人民帶來的幸福感,同時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新思路。
據了解,云南國土面積僅占全國的4.1%,各類群生物物種數均接近或超過全國的50%,是中國乃至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突出的地區之一,素有“動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的美譽。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彩云之南正在從愿景變為現實。”生物多樣性大會云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高正文介紹,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云南出臺施行了我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地方性法規,建成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率先實施極小種群物種保護行動等,并建立了各類自然保護區166個,全省90%的典型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此外亞洲象、滇金絲猴、西黑冠長臂猿等全省85%的重要物種得以保護,切實擔負起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大職責。
高正文說,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選擇在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的昆明舉辦,既是綜合考慮氣候、環境空氣質量等因素,也是對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高度肯定和極大鼓舞。目前,云南省正全力做好大會籌備各項工作,加快實施城市環境整治,向全球展示“春城花都”的獨特魅力。
生物多樣性大會規模大、出席政要多,籌備工作無疑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伊麗莎白·穆雷瑪在1月的考察之行給昆明打出了滿分。
伊麗莎白·穆雷瑪表示,云南為籌備COP15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場館布局清晰明確,設施設備讓人印象深刻,充足的辦會經驗、專業的技術保障和順暢的溝通協調始終貫穿于整個籌備工作。
今年4月以來,為克服疫情影響,COP15國家執委辦、云南省籌備辦同《公約》秘書處會務官員納德·易卜拉欣以視頻方式定期舉行了10次聯絡溝通會議,就參會人數、場館功能布局、網絡通信保障、志愿者服務和平行活動安排等多個事項,進行了詳盡、細致的溝通交流,有效解決了籌備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為有序推進籌備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讓老百姓從籌辦中實實在在受益,也是COP15籌辦的重要目標和考量。”COP15云南省籌備辦副主任、昆明工作部常務副部長王道興說,目前,昆明市正在對主城區62條道路進行整治提升工作,按照“一路一景”“一園一品”、彰顯特色的原則,因地制宜增種開花喬木、灌木,建設一批開放式花卉主題公園和花卉景觀觀賞區,打造“美麗花路”“美麗林帶”等。截至目前,今年全市新增城市綠地126.6公頃,已完成新建花卉主題公園8個,提升改造花卉主題公園5個。
“大街上樹多了,公園里花的品種更豐富了,春城的環境越來越舒適。”昆明人高霄妤說,雖然道路提升整治會給生活短期帶來一定不便,但“春城”昆明無處不飛花的景色值得期待。
昆明市園林規劃設計院院長盛澍培說,按照集約辦會原則和自然生態的理念,在選用增種、補種樹木花卉時,盡量選用本地品種,體現“春城”特色。
“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明年5月,昆明藍花楹盛開的季節,全球代表將相聚“春城”共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一同繪就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