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是鄭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建設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的重點項目,本次景觀工程是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的有機組成部分,后續還將建設遺址博物館和保護展示等工程。
本次景觀工程將以大片原始地貌水系模擬展示史前時期大河村所處地域環境,種植大河村出土史前作物及歷史作物,展示史前黃河流域農耕粟作文化,營造大河村遺址歷史景觀氛圍。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什么?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目前,我國已有20個省(區、市)36處公園被評定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4個省(區、市)69處公園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大河村遺址在哪兒,包含哪些文化?
大河村遺址
位于鄭州市東北部,中州大道與連霍高速交叉口東南。
是一處包含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及夏、商四種考古學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遺址,距今6800年至3500年,面積逾40萬平方米。
此遺址延續時間長,為國內外所罕見。從距今6800年至3500年,在一個地方延續了3300年,文化層厚度達到12米多,跨越4個文化時期,這在國內外史前遺址中是極少見的。
在這里,先民們開創了中國古代建筑先河。大河村遺址不僅出土了目前國內同時期保存最為完好的房屋建筑基址,其“木骨整塑”泥墻的建筑工藝和平地起建的建筑方法,奠定了中國古代建筑尤其是傳統民居的基本形制。
這里是中國彩陶藝術的殿堂,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色彩絢麗、圖案豐富,著名的彩陶雙連壺即出土于此,除此之外還有白衣彩陶盆、彩陶缽等一系列精美文物。
這里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的沃土,出土了大量帶有太陽紋、日暈紋、星座紋等天象圖案的彩陶,是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天文學實物資料。正是基于上述重要價值,國務院于2001年將其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