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廣東全力沖刺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12-16  來源:廣東省林業局  
             廣東省委、省政府以創建全國森林城市建設示范省、構建廣東森林城市發展新格局為目標,全力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工作。2013年,廣東率先提出建設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2018年,珠三角地區九市全部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實現了“國家森林城市”全覆蓋。2020年,珠三角地區基本實現了山水相連、河海相通、共建共享、生態一體的良好格局,標志著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基本建成。

      全力沖刺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
      今年是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攻堅沖刺年,初步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絕大部分指標均已達到目標值,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程等6項工程已完成或超額完成規劃任務,珠三角9個城市正穩步推進各項攻堅沖刺任務,建設成效明顯,形成了具有廣東特色的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經驗,為全國森林城市群建設提供寶貴經驗。
      據統計,2016年以來,珠三角地區完成碳匯造林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51.6%提升至52.16%、新建森林公園85個、街心公園450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9.58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成功創建森林小鎮88個、森林鄉村100個。廣東省林業局將推動各地全面行動,查漏補缺,確保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如期建成,爭取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稱號,正式成為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
      打造獨具廣東特色的“五級創森體系”
      廣東堅持城鄉統籌建設,推動森林城市建設向鎮、村延伸,形成“市級國家森林城市-森林縣城-森林小鎮-森林鄉村”的森林城市發展格局。我省將森林城市群建設融入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和鄉村振興戰略中,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山體水體廊道一體化、網絡化的思路,在全國率先啟動森林小鎮建設,設立休閑宜居型、生態旅游型和嶺南水鄉型森林小鎮,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森林縣城和森林鄉村有機結合。
      截至目前,珠三角地區已有161個鄉鎮啟動森林小鎮建設、建成88個,并建成國家森林鄉村100個。在珠三角地區的輻射帶動下,廣東省21個地級市全部躋身“創森”行列,已有11個市獲批,19個縣(市、區)積極“創森”。獨具廣東特色的“五級創森體系”初步形成,拓展了森林城市建設維度,解決了鄉村綠化短板問題,形成了區域統籌發展、城鄉生態一體的新局面,提升了森林城市群建設質量。
      全面推動珠三角綠色生態水網建設
      廣東省堅持統籌自然山水要素,通過聚合林業、環保、住建、水利、海洋等多個部門的工作合力,開展山體水體綜合治理,推進濕地生態建設,水陸并進、相互支撐,努力實現水網地區生態化、景觀化,全面推動珠三角地區綠色生態水網建設。
      5年來,珠三角地區完成碳匯造林3.4萬公頃、林相改造4.6萬公頃,沿海基干林帶建設740公頃、縱深防護林建設1.4萬公頃;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數量達到26個,濕地公園總數達127個;綜合治理700多條河流,水網濕地保護率達85.67%,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85.9%。區域內森林質量顯著提升,濕地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和修復,基本建成了結構穩定、功能完備、多層次的沿海綜合防護林體系,防災減災能力明顯提高。
      建設三級公園體系
      廣東省堅持生態服務公共化、均等化的原則,依托“創森”工作,打造了類型多樣的城市生態綠核,讓市民隨處可見“江水繞村榕樹綠,塘魚荔枝紅”的嶺南風光。全省大力推進高水準、多層次、全覆蓋的公園體系建設,建設“自然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三級公園體系,新建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鄉村小型濕地等1595個。
      現在,珠三角地區共擁有城市公園5792個、森林公園507個、濕地公園128個,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10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9.2平方米,區域森林覆蓋率達51.8%,接近2020年達到52%的建設目標,綠化建設連續多年成為市民滿意度最高的項目,綠色生態宜居優質生活圈逐步形成。
      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
      廣東堅持以“法”護鳥,建立具有廣東特色的動植物配套法規體系,強化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設立繁育基地和種質資源保護中心,印發《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20-2025年)》,計劃在珠三角地區建設19條水鳥生態廊道,計劃至2025年,廣東將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構建完善的水鳥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維持區域生態系統安全和穩定,推動生態文明和高品質大灣區建設。
      廣東省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擁有多處國際重要鳥區,近年來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鴛鴦、青頭潛鴨、小青腳鷸、勺嘴鷸等珍稀瀕危鳥類數量大幅增多。據統計,珠三角地區內水鳥有126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物種10種,列入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CITES)附錄物種4種,廣東省重點保護物種23種。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水鳥中,遷徙鳥類有87種,占總數的69.05%。
      下一步,廣東省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把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放在更大尺度的自然山水生態體系去統籌謀劃,努力構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森林城市群。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