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山東郯城古銀杏保護復壯項目箭在弦上 3000歲“老神樹”或將重煥生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12-28  來源:中國園林網  作者:楊曉峰  
      千年人代驚彈指,獨有參天鴨腳存。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新村銀杏古梅園,有一棵3000歲的老神樹聞名遐邇,該樹于2004年7月被全國
       “千年人代驚彈指,獨有參天鴨腳存”。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新村銀杏古梅園,有一棵3000歲的“老神樹”聞名遐邇,該樹于2004年7月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命名為“中華名木”,據稱是中國雄株銀杏中最為高大者。

      2020年12月12日,由臨沂市林業局主辦、郯城縣林業局承辦的“郯城縣古梅園古銀杏保護復壯項目方案研究論證會”在古梅園召開,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種質資源保護解孝滿主任,郯城縣林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李榮軍,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沈應柏、趙東、孫向陽,中國林學會古樹名木保護分會副理長曹恒星,山東農業教授邢世巖等近20名嘉賓,就北京古樹名木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李曉亮主任提交的“關于郯城縣古梅園古銀杏健康檢測與衰弱原因診斷”的情況匯報進行了審定。

      專家審定進行時

      郯城是銀杏之鄉,此“老神樹”對于郯城縣更是意義非凡。據檢測單位項目負責人曹加鳳介紹,接到“老神樹”告危的請求時,請求人描述說“老神樹”近一半的樹勢在近二年時間里出現長勢趨衰嚴重、樹洞擴大、幾十處支撐不穩、遇風斷枝折條不斷等“危狀”,他們便立即展開了對“老神樹”進行現場踏查、歷史立地環境調查,原因初步鎖定在深埋。之后,利用雷達波、探地雷達等先進設備對“老神樹”的地上地下進行了檢測,配以開挖地下、土壤取樣檢測等,檢測方掌握了精準的數據。

      專家們表示,此次診斷,檢測手段先進、衰弱原因判斷準確,突破了單純依靠經驗判斷,而是有科學的數據做支撐,為“老神樹”的精準復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與會專家一致表示,由于古梅園古銀杏樹齡久長、該樹已步入暮年,免疫能力和抗逆能力均嚴重下降,存在生長勢嚴重趨衰和緊迫的安全防護問題,因此,在“古銀杏健康檢測與衰弱原因診斷”工作完成后,盡快啟動“老神樹”的保護復壯工程迫在眉睫。

      業內人土認為,象“老神樹”這樣的情形,在全國并不少見。由于古樹樹齡大、抵抗力下降,加上立地環境的改變等,加強保護已是迫在眉睫。

      與會嘉賓在老神樹前留影

      星移斗轉、世紀交替、歲月更迭。“老神樹”見證了文明的演進、社會的變遷,經受過過風雨雷電的洗滌,也經歷過動蕩戰亂的沉浮,是時間的守望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未來的瞭望者。

      有業界人士認為,不久的將來,伴隨著“老神樹”保護復壯工程的落地實施,這一古樸蒼勁的千年古木和歲月斑駁的人文氣息交相輝映,一道盛世時代的壯麗風景必將展現新顏,煥發新生機。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