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菊春展花期調控技術應用獲開封市科技創新一等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1-06  來源:中國園林網  作者:柏斌  
           “春蘭秋菊,夏荷冬梅”,這是自然規律。而由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子成教授領銜的課題組,研發的“秋菊春展花期調控技術應用”,打破了自然規律,實現了秋菊春開的夢想。日前該研發成果獲的“開封市科技創新一等獎”。

      開封市汴京公園主任李大寨是該項目的提出和組織實施人。他告訴記者,菊花花型豐富,顏色多樣,品種繁多,是開封市市花。但生長周期長,技術性很高,尤其菊花花芽分化需要較短日照長度,因此菊花自然條件下反季節開花,技術難度更大。為此,2016年5月,該公園與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開封市菊尚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菊花課題組,共同開展菊花新品種培養和菊花花期控制技術應用等研發。

      據李大寨介紹,課題組研發的該項技術,打破了菊花秋天開花的自然規律。通過人為調空光溫,可按人們的意愿,實現多季節開花。目前,該公園應用研發的該項技術,已連續三年成功舉辦了秋菊春展。

      李大寨告訴記者,如讓菊花在“五一”期間開花,其難點是扦插育苗時正值宿根深眠的寒冬,無可采穗條扦插繁殖,因此需要7月底菊花最后一次摘心時進行扦插培育幼苗,其自然生長到10月底換頭,延長光照處理,或10月份初直接栽植無蕾腳芽。此時如溫度適宜花芽分化,很容易孕蕾開花。

      據了解,菊花之所以秋天開花,是因為其花芽分化需要較短日照長度。菊花生長后期,從短日照誘導開始到開花大約需要2個月,因品種不同,早、中、晚花略有差異。李大寨告訴記者,“五一”期間開花的菊花,需要從3月1日開始進行遮光處理,無論何種天氣,每天的落棚、起棚從不間斷。同時,培育過程中的幼苗的選擇、培養土配制等每項工作都相當繁瑣。“秋菊生長周期主要在溫室大棚內進行,通風受限,濕度較大。但從幼苗扦插開始,從篩土、翻糞、上盆到每天白天和晚上12點的大棚內溫濕度觀察、記錄及水肥澆灌量、次數,通風時間控制,菊花生長情況記錄,課題組成員都親力親為,輪流吃住在大棚中。可以說,從扦插到綻放的整個過程,人工占到了七分,基本難得閑暇。每一項工作都濃縮了科研人員的心血與汗水。”李大寨說。

      一分耕耘,一分碩果。經過課題組的不懈努力,培育的新品種層出不窮,栽培形式不斷翻新。培育的反季節品種菊不僅在該公園連續三年的舉辦秋菊春展上大放異彩,而且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反季節品種菊實現了春、夏、秋三季參展,并一舉奪得36個獎牌,其中大獎2個,特等獎1個,金獎6個。今年在第12屆北京菊花文化節世界花卉大觀園第11屆菊花擂臺賽中,選送的‘墨王’在1000多盆參賽的獨本菊中脫穎而出,獲得大賽唯一的“菊王”榮譽。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