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十三五”期間組織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草原生態修復與治理等一批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項目,完成投資2.15億元,建成草原圍欄278.9萬畝,退化草原補播改良90.94萬畝,人工飼草地22.51萬畝,毒害草治理5.9萬畝,鼠蟲害治理533.77萬畝,全面落實禁牧草原2170.79萬畝,草畜平衡427.11萬畝,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復,天然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20年全市草原植被蓋度達到42.92%。“十四五”時期,武威市將緊緊圍繞“構建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加快生態大市建設”這一目標,持續推動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工作,重點做好“保護”“修復”“利用”三篇文章。強化草原生態保護。嚴格落實基本草原保護制度,確保基本草原質量不下降、用途不改變,依法將基本草原納入生態紅線。嚴把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關口,嚴格控制草原轉為建設用地,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的草原資源保護,禁止開墾草原,嚴禁擅自改變草原用途。強化草原執法監督,嚴厲打擊各種人為破壞草原、非法侵占草原等違法違規行為,草原違法案件查處率達到100%。全面落實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嚴禁超載過牧。加強草原生態修復。到2025年,建設草原圍欄60萬畝,退化草原改良84萬畝,人工種草高產人工草地建植30萬畝,毒害草治理11萬畝,鼠害防治132.5萬畝,蟲害防治87.5萬畝,實施退耕還草5.18萬畝,購置飼草加工機械0.8萬臺(套)。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42.95%。
合理利用草原資源。在保護好草原資源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利用草原資源,充分挖掘草原歷史文化、草原民俗和獨特的草原自然風光,支持引導農牧民和社會人士參與草原生態產品和草原旅游產業的開發、運營,為社會提供優質、高品質的草原生態產品。同時,積極探索草原生態修復產業化發展,鼓勵農牧民以個人、合作社的形式參與草原生態修復工程建設,讓廣大農牧民在生態保護修復中獲得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