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云南龍陵:夯實“森林四庫”基礎 擦亮綠美底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6-29  來源:中國園林網  作者:柏斌 張永弼  

      近年來,云南龍陵縣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在林草資源保護、林草產業發展等方面下功夫,全力夯實“森林四庫”基礎,厚植“綠美龍陵”優勢,擦亮綠美龍陵底色。  

      強化林草資源保護,促進“森林水庫”增容。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強林草資源保護以及森林草原防火、松材線蟲病等林業災害防控,穩步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全面推行林長制,讓綠色森林更好地護衛江河安瀾、涵養生命水源。全縣濕地保護面積和濕地保護率穩步提升,特別是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完成了勐糯大小海濕地公園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有效降低濕地污染物入庫量,提升水土保持功效。

      強化林草產業發展,促進“森林錢庫”增收。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明確核桃、油茶、澳洲堅果和“一縣一特色林產業”的“3+8”發展思路,全力打造木本油料、用材林、碳匯林“三個20萬畝”林草產業示范基地。目前,全縣有核桃41萬畝,產值1.7億元,種植面積及產量占全省的10%以上;油茶25萬畝,產值2.2億元,種植面積占全省的30%以上。

      強化林下經濟推動,促進“森林糧庫”增產。充分利用退耕還林還草、低效林改造等政策,大力實施“藏糧于林”行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林下經濟,形成了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產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等4個類型,與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研院簽訂院地戰略合作協議,完成木蘭科植物、沙漠化等專家工作站申報建站,科技賦能林草產業成效初步顯現。目前,全縣林下經濟林地利用面積達20.22萬畝,經濟產值達10億元。

      強化林草機制創新,促進“森林碳庫”增效。在大力實施重點林業生態修復工程的基礎上,制發了《關于做好當前林業碳匯資源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加強林業碳匯資源統一管理和制度機制創新。按程序先后與4家公司接洽推介龍陵林業碳匯項目,委托浙江弄潮兒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按規定開展全縣64.22萬畝人工造林和205.98萬畝喬木林的碳匯項目可行性研究,不斷提升森林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促進“森林碳庫”建設提質增效。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