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楊柳飛絮對環境和人民健康的影響,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林業局多措并舉開展源頭治理,為防治楊柳飛絮奠定了堅實基礎。
1、開展樹木普查,制定飛絮治理時間表和路線圖。冠縣林業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城區、鄉鎮駐地的楊柳雌株進行全面普查,摸清了底數、建立了臺賬,并在楊柳樹干醒目位置進行標識,為后續樹種替代更新做好了前期準備。
2、繁育雄株苗木,推動苗木市場轉型升級。通過技術培訓和送科技下鄉活動,積極引導全社會在造林綠化過程中選用優良雄株苗木新品種造林;在苗木生產上推廣雄株苗木繁育和彩葉樹種改接,以此帶動全縣育苗產業提檔、轉型升級;同時在國有毛白楊林場建立楊樹良種雄株苗木繁育基地,年出圃無絮毛白楊苗100萬株,為品種替換奠定了物質基礎。
3、積極開展楊柳注射生物藥劑實驗。今年6月份以來,冠縣林業局與社會企業合作,在清泉河公園選擇30株楊樹雌株,共插入400支生物抑制劑進行抑制楊樹花絮實驗,通過向樹干注射藥劑,使藥劑隨著樹體蒸騰作用擴散到樹冠的各個部位,達到抑制樹木花芽分化形成,使樹木少開花或不開花,當年注射能擬制次年飛絮。該藥劑安全、無污染、無藥害,如達到預期效果,將在全縣推廣使用。
4、大力宣傳科學造林營林。利用媒體大力宣傳楊柳飛絮的嚴重危害,引導林農在植樹綠化工作中,自覺選用楊樹優良雄株品種和鄉土樹種造林,提倡營造混交林,以便發揮更大的生態防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