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蘭科植物一新種——牯牛石豆蘭(Bulbophyllum guniuensis)》一文近日在國際分類學期刊Phytotaxa發表。牯牛石豆蘭是繼牯牛鐵線蓮之后,安徽省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第二個植物新品種。
2019年,安徽省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祁門管理站高級工程師倪味詠在野外考察中發現該品種,后經安徽省植物學會理事長邵劍文教授團隊研究確認、專家組評審通過后確定為植物新品種,并命名為“牯牛石豆蘭”。
牯牛石豆蘭為附生或石生草本,根狀莖匍匐生長,從假鱗莖基部發出,具4—6朵花,花淡黃色至橙黃色,花期在5—6月,果期在7月。牯牛石豆蘭目前僅在安徽牯牛降保護區觀音堂境內海拔約370米的林下石壁上有發現,伴生種有寧波溲疏、青岡、楊梅葉蚊母樹和安徽百合等。此次發現的牯牛石豆蘭種群面積約3平方米,初步估計有近3000個假鱗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