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推進木本糧油發展,保障國家糧油安全,7月29-30日,財政部資環司、國家林草局規財司有關領導組成調研組,赴貴州省仁懷市、玉屏縣調研山桐子與油茶產業。省林業局、省財政廳有關領導及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參與調研,遵義市、銅仁市、仁懷市、玉屏縣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匯報了工作情況。
調研組首先來到仁懷市合馬鎮新坪村毛葉山桐子基地,詳細了解毛葉山桐子引進時間、栽植面積、資金投入、掛果情況、預期收益、帶動農民增收、產業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等產業發展基本情況。毛葉山桐子作為喬木型木本油料樹種,含油率達到36%以上,畝產量是油茶的4倍,被譽為“樹上油庫”,既能保障糧油安全又能兼顧生態安全。近年來,仁懷市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思路,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大力發展毛葉山桐子,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采取“農戶+村合作社+公司”的模式,與貴州省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加強合作,在合馬鎮沙坪村建成毛葉山桐子基地7000畝,帶動就業約2000人次,基地預計豐產期年產毛葉山桐子鮮果13600噸,可加工食用油3400噸,可實現年總產值2700萬元。目前仁懷市某公司已啟動建設“金桐油脂”加工廠,設計山桐子油年產能力100噸。
調研組指出,貴州發展山桐子是積極、有益的嘗試,山桐子相比其他木本油料投入少、產量大、價值高,要著力開展基礎研究,加大山桐子良種選育與基地建設,升級加工能力,創建自有品牌,拓寬銷售渠道,倒推產業規模擴大,增強油料自給能力。下一步要自下而上爭取將山桐子納入國家戰略物資收儲目錄和相關重大規劃。
7月30日,調研組先后到玉屏縣朱家場鎮茅坡村道塘油茶育苗基地、桐木村特色田園鄉村、桐木油茶豐產基地、玉屏黔玉油茶加工廠實地考察油茶育苗、油茶基地建設、基地管理運營模式、精深加工等情況。調研組高度認可玉屏縣組織管理、油茶育苗、高標準基地、利益聯結等工作。
在座談會上,調研組指出,貴州各級財政、林業部門組織有力,立足工作職能,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圍繞木本糧油鏈條補短板、強弱項,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日漸形成了運行機制完善、管護技術成熟、長短結合高效、利益聯結緊密、輻射帶動強勁、發展潛力巨大的良好局面。
調研組強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油茶是“國之大者”,各級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跳出林草、跳出貴州來發展以油茶、山桐子為主的木本糧油。要利用好貴州山地資源,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協調產業布局,夯實發展基礎,做好落地上圖工作,實現精細化管理,打造木本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貴州樣本”。財政部、國家林草局將貫徹落實《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針對貴州的實際需求,研究給予政策、資金支持。
貴州省林業局有關領導指出,此次調研正當貴州省油茶和山桐子發展的關鍵時期,調研組的關心與指導為貴州省油茶和山桐子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貴州省將堅決扛起糧油安全的政治責任,在“十四五”期間不折不扣完成國家下達的127萬畝油茶擴面、200萬畝油茶低改任務。同時,大力發展山桐子產業,到“十四五”末發展山桐子100萬畝以上,“十五五”末發展山桐子500萬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