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以林長制為抓手,以生態富民為導向,因地制宜,明確責任分工,強化工作措施,不斷發展林業經濟,實現森林面積與質量“雙增”,全力打造林業經濟“綠色銀行”。
一是創新林業金融。創新林業金融產品開發,開發林權抵押貸款、福林貸、林票貸、碳票貸等林業金融產品,解決“短融長投”等問題。支持花卉苗木、林下經濟等特色產業的融資,繼續落實林業貸款貼息政策,推廣“福林貸”、“金林寶”等普惠林業金融,截至目前,實現林權抵押貸款6194.2萬元,林票貸45萬元。
二是創新林票制度。林票制改革是三明進一步深化林改的重要舉措,也是三明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通道的又一有力實踐。今年以來,清流縣林業局先后在龍津、嵩口、長校、嵩溪等九個鄉(鎮)16個村開展林票改革試點。截止8月底,累計制發林票總額1569.9萬元,面積10633畝,惠及村民105戶,超額完成1500萬元的年度目標任務。
三是創新發展林業碳匯。通過種樹產生碳匯,讓賣空氣也能致富。截至目前,完成8.7萬畝天然林的碳匯開發,開發vcs森林碳匯243萬噸,完成1.3萬畝生態林的碳票開發,開發碳票6.1萬噸,建設碳中和林50畝。繼去年以19元/噸的交易價格出售了第一期11.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權后,今年3月,又以22.3元/噸出售第二期16.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權,價格再創新高。
四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充分發揮森林資源豐富的優勢,扎實推進全縣林下經濟發展。截至目前,全縣林下經濟利用面積34.85萬畝, 總產值10億元。其中,林下種植6.85萬畝,林下養殖2.43萬畝,相關產品采集加工20.39萬畝,森林景觀利用5.18萬畝。已建成崗梅、靈芝、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