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安徽六安:筑牢森林防火墻 守護秀美大別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10-10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龍琳  

      巍巍大別山,矗立江淮間,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安徽省六安市“九十里山水畫廊”的生態美景。

      林水相映、林城相依的美景背后,是森林防火的巨大壓力與責任。六安市林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46.98%,森林覆蓋率45.51%,其中西南部山區森林覆蓋率在70%以上,全市下轄5個國家森林火災高風險縣區、64個重點林區防火鄉鎮、9個國有林場、25個自然保護地,森林防火任務繁重。

      近年來,六安市結合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嚴格落實行業管理責任,探索創新森林防火新路子,火情早期預防和處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已連續多年沒有發生森林火災,先后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等稱號,六安市林業主管部門獲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等榮譽。

      探索“四化”模式,打通森林防火“最后一公里”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別山東北麓,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是皖西重要生態屏障。為筑牢大別山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六安市在全省首創森林防火“四化”管理模式,通過壓實各級林長責任,保障森林防火責任落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有效打通森林防火“最后一公里”。

      一是管控責任網格化。按照“區域聯動、規模適度、便于管理、無縫覆蓋”的原則,建立市、縣(區)、鄉鎮、村組四級森林防火網格化目標管理體系,依托林長管理體系設置市級網格長、縣區級網格長、鄉鎮級網格長、村級網格員、村民組網格員,分級劃定密度不等的責任網格。全市64個重點防火鄉鎮的網格長和防控任務標準公開公示,并附上各鄉鎮火情發生情況。

      二是巡查巡護精細化。在全市建立市縣林長“季巡林”、鄉鎮村級林長“月巡林”制度,實現林長巡查巡護全覆蓋。根據森林火險預警信息和火險等級,采取相應的火源管理措施。按照定點值守和動態巡護相結合的原則,細化網格責任區域、巡查路徑、巡查次數,實行掛圖作戰,做到因險而動、因險設防。

      三是防控任務標準化。細化梳理市縣鄉三級網格長和村組兩級網格員防火宣傳巡查、野外火源管控、火災隱患排查、火情早期處置等具體防火任務,明確網格責任人巡查巡護標準、工作考核標準,保障網格負責人工作責任落地落實。

      四是督查監管信息化。利用林業信息化手段,加強網格責任人巡山護林軌跡管理,支持責任人定點匯報巡查路段,實時上傳巡護圖片,全面掌握重點林區、景區和公路沿線的巡查落實情況,保證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防火碼推廣地域覆蓋率、場景應用率、卡口啟用率三項指標均實現100%,App用戶報送量和啟用量均居全省首位。

      加大基礎建設投入,提升“防大災、救大險”能力

      六安市積極謀劃爭取各類森林防火項目,持續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能力建設投入,僅最近3年,各類財政投入就超過4000萬元。

      裝備建設現代化。六安市以高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為支撐,開展森林防火技術革新,全面提升監測預警、搶險救援能力,建成林火預警監測系統1套、林火監控設備667套,實現通信手段信息化;建設防火道4105.36千米、隔離帶2140千米、蓄水池186個。

      物資配備一線化。六安市強化防火物質裝備的更新補充、靠前儲備,確保戰時能用,已建成森林防火物資儲備庫36座,總面積1684.8平方米,共儲備物資價值2000萬元以上。全市森林消防專業隊伍配備風力滅火機2064臺、油鋸345臺、割灌機138臺等。

      隊伍建設專業化。一方面加強森林防火群眾性、一線半專業隊伍、防火護林員的培訓,另一方面以“形式多樣化、指揮一體化、管理規范化、裝備標準化、訓練常態化、用兵科學化”為目標,強化專業撲救隊伍的攻堅作用。目前,全市已建撲火專業隊伍10支,其中金寨縣、霍山縣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全部實行準軍事化管理,霍山縣專業防撲火隊伍是全省7支機動隊伍之一。

      完善防火機制,構建防滅一體化工作格局

      針對機構改革、森林防火形勢的新變化,六安市不斷完善防火機制,初步形成“防滅一體化”工作格局。

      防火體系仍然在林業部門、森林公安隊伍職責不變、林業系統防火體系建設不能減弱,堅持這個目標定位,六安市林業管理部門與應急管理部門建立了森林防滅火協同工作機制,調整完善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圍繞市森防指成員單位工作職責,重點厘清職責邊界,健全完善信息共享、聯合響應等工作機制,確保“防”“救”工作有效銜接。

      六安市建立上下聯動機制,堅持“分區劃段、分片包干”,把任務和指標層層落實到山頭地塊和具體責任人;建立“五級包保”制度,落實重點人群監護包保責任,確保“人員、責任、措施、制度、監督、檢查”六到位,形成全社會抓管護、全民重防火、黨委政府負全責的森林防火工作格局。

      在每個森林防火期到來之前,六安市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制定下發專項行動方案,深入開展森林火災隱患大排查,強化進山人員和野外火源管控,全面查找薄弱環節,補齊工作短板。嚴格執行森林防火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一旦發現火情,確保黨政負責同志和森林防火專業隊伍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迅速組織科學撲救、安全撲救、有效撲救。全市各國有林場、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重點單位嚴格執行責任人上崗制度。1萬余名生態護林員全員上崗,進村入戶,加強巡護檢查。遇森林高火險天氣,全市各森林防火專業、半專業隊伍靠前布防,指揮部全體成員、護林人員24小時保持通信暢通。

      此外,六安市堅持把宣傳教育作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線來抓。通過一線督查、召開專題會議等,確保全體干部繃緊防火弦;通過加大森林防火、文明祭掃、文明旅游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的生態安全意識;通過開展野外違規用火專項整治行動、嚴格行政執法、曝光典型火災案例等,強化警示教育,營造全民參與護林防火、共享生態福祉的濃厚氛圍。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