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北京市約四分之一屋頂綠化枯萎“褪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05  

      \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的屋頂綠化是全市為數不多的花園式屋頂綠化景觀

        觀察動機:最近,北京人濟山莊“最牛違建”業主張必清將樓頂的裝修拆除后,又搞起“最牛綠化”,在樓頂種了不少樹,有報道說,張必清所住的樓頂上“像鑲上了一圈絨邊”,此舉一出,即刻被管理部門叫停,同時也引發了全社會對于屋頂綠化的爭議。那么全市屋頂綠化進展如何?哪些植物品種適合?又有哪些“禁區”?記者對此展開了全面調查。

        屋頂綠化總量偏少單位積極性普遍不高

        從2005年起,市政府開始推廣屋頂綠化,此項工作還曾被寫進市政府與各區縣簽訂的園林綠化責任狀里。但是10年過去,截止到去年底,全市屋頂綠化面積也僅為200萬平方米左右,僅占全市既有建筑的屋頂總面積的3%。

        推廣了10年,普及率為何不高?業內專家分析稱,主要原因是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公眾對屋頂綠化的認識不足,積極性不高。記者了解到,目前,僅在海淀區園林綠化局、朝陽區小關街道辦事處、北大口腔醫院、北京十四中、史家小學等屈指可數的幾個單位能看到屋頂綠化。相當多單位對此不支持,擔心屋頂漏水等情況發生。

        屋頂綠化在居民小區里推進的情況就更為復雜。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景觀設計規劃研究所所長韓麗莉對記者介紹說,一方面,要考慮樓頂所有權的問題,有的屬于小區物業,有的在售樓時賣給了頂層住戶。只有賣給頂層住戶時,業主才有權利進行綠化。另一方面,由于一棟居民樓里住著很多住戶,要想進行屋頂綠化,需要征求所有業主的同意。畢竟屋頂綠化后如果產生安全問題,將對整個樓體產生影響,涉及到所有業主的利益。所以,有關管理部門不敢擅自批準民居樓盤進行私人屋頂綠化。

        因抗病性差枯萎褪綠

        全市約四分之一屋頂綠化被鏟除

        采訪中,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全市總的屋頂綠化面積目前達到200萬平方米,由于成本、技術、后期養護等原因,其中花園式綠化(即所選擇的植物種類和層次較為豐富,可以栽植小型喬木)占兩成多,有八成面積約160萬平方米為簡單式屋頂綠化(即只鋪設單一的低矮灌木或草坪、地被),在這之中,目前約50萬平方米的簡單式屋頂綠化由于植被單一,抗病性差,出現枯萎褪綠而被鏟除。

        業內專家表示,簡單式屋頂綠化使用的植物種類比較單一,造成抗病性差,容易產生病蟲害。另外,有些單位缺乏后期管理養護,植物出現枯萎、死亡的現象屢見不鮮,不管是從市容角度,還是從植被再生角度都不得不鏟除。

        據園林部門專家介紹,接下來本市將著力推廣花園式屋頂綠化。這種綠化方式的保有量高,生態效益更好。就拿滯塵效果來看,花園式屋頂綠化年平均滯塵量為12.3克/平方米,而簡單式屋頂綠化只有8.5克/平方米。在保溫隔熱、釋氧、吸碳、截留雨水等方面,花園式屋頂綠化也更具優勢。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