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西省中條山國有林管理局緊緊圍繞“良種擴繁、保障自足、穩量提質、適地適種”的工作思路,堅持落實六項工作舉措,加快推動種苗結構轉型,全力提升種苗培育質量,推進種苗發展進一步激發新動能。上半年,全局累計完成新育苗任務956畝,培育各類苗木21種1736萬株。
一是堅持優化圃地權屬結構。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國有荒山荒地、河流沖積階地、地勢平緩稀疏林地等國有林地,開展站圍育苗、山地育苗、林緣育苗、林下育苗,著力轉變苗圃土地結構。上半年,共計退出耕地面積289.4畝,新發展山地苗圃581畝。
二是堅持統籌優化品種規劃布局。對全局種苗培育工程進行了整體布局,確立了晉南片以彩闊葉類苗木為主、晉東南片以針葉類苗木為主的種苗發展規劃,對全局苗木統一調配使用,確保生態苗木培育實現供需平衡、梯次發展。
三是堅持明確構建苗圃主體框架。確立三交中心林場、端氏林場、固縣林場、臺頭林場、良繁實驗基地等5個單位的苗圃為保障性苗圃,加強育苗管理,精細培育苗木,提升苗木出圃量,帶動全局生態苗圃轉型升級。
四是堅持用科技力量提升種苗培育品質。組建以鄉土闊葉良種基因保存與種群擴繁為定位的組織培養科研團隊,加大科技資源投入,研究組培快繁技術,壯大良種繁育基地,引入智能化、規范化的苗木培育管理模式。目前,已繁育生產栓皮櫟、連翹、五角楓等9個良種苗木15萬株,組培出連香300瓶、紅葉石楠1200瓶。
五是堅持一體化推進林草融合。持續繁育擴展景觀花草,實行多草種混合配置,著重培育粉黛亂子草、草原藍調草、紫色狼尾草、天鵝絨紫薇、大麗花等觀賞性較高的花草28種87畝,力求達到“顏色多彩,高低錯落,相得益彰”的效果。
六是全力做好混溝林草種質資源專項調查。積極配合省林草局啟動全省林草種質資源普查重點區域混溝專項調查,為全省各地開展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