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林業局制定了《廣東省油茶保險實施方案》。為確保油茶保險工作在全省順利實施,廣東決定在韶關、河源、梅州、肇慶等地區先行開展油茶保險試點,要求試點地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展油茶保險試點工作。10月19日,全省首單政策性油茶保險在韶關乳源落地,該險種將為大橋鎮1500畝油茶提供495萬元風險保障,是支持油茶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嘗試。
本次油茶保險方案與傳統種植保險相比,呈現出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保險責任更寬泛,保險責任不僅涵蓋旱災、暴雨等自然災害及滑坡、泥石流等意外事故,也涵蓋林業有害生物危害及野生動物致害;二是保障更全面,不僅保障油茶樹體也保障油茶鮮果產量,尤其新增加保障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等導致的油茶鮮果減產損失;三是方案更靈活,方案根據鮮果預計產量設定了7檔保投保等級,每檔等級保險金額從600元至3600元不等。試點方案中政策性油茶保險的保費由各級財政補貼70%,企業或農戶只需繳納剩余30%的保費,大大減輕油茶種植企業和農戶的負擔。
作為全國油茶主產區之一,廣東省歷來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導向、企業主導,旨在推動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讓油茶產業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步。今年6月,廣東省林業局正式印發《廣東省林業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到2025年,油茶林總面積達到360萬畝,茶油年產量達8萬噸,打造10個省級油茶特色產業發展基地。本次“保樹+保果”的油茶保險的落地,不僅為樹體毀損提供保障,更保障因鮮果減產帶來的損失,給廣大油茶種植企業及農戶吃下了定心丸,為推進廣東省鄉村特色油茶產業的發展打開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