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安徽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主席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精神,研究全省貫徹落實工作。
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珍愛濕地的重大意義,堅定扛起濕地保護的政治責任,做好濕地保護各項工作,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皖美濕地”。扎實推進濕地保護重點任務,加快濕地名錄認定工作,實施濕地系統保護修復工程,嚴格濕地監督管理,依法打擊破壞濕地行為。著力探索濕地惠民舉措,因地制宜發展濕地生態產業,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教育活動,深化拓展濕地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安徽將建立數據共享平臺,發布省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白皮書,將濕地面積總量管控目標和濕地保護率等保護指標納入林長制等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內容。組織編制《安徽省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推動濕地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實施。加強濕地科學研究,確立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推進濕地標準化建設。探索生態旅游、生態種養、碳匯、社區共建共享等可復制、可推廣的濕地利用模式,提升濕地惠民水平。主動對接滬蘇浙,探索融合發展新模式,實現濕地資源要素市場互動。
近年來,安徽省持續健全濕地保護體制機制,探索濕地合理利用模式,環巢湖十大濕地全面建成,合肥成功創建國際濕地城市。全省現有國際重要濕地1處、省重要濕地52處,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3處,濕地公園64處,濕地保護率達51.5%。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