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福建高橋林業站打造“一站式”服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12-02  
      日前,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全國濕地保護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濕地保有量總體穩定,濕地保護率達到55%。該規劃將

      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務、即報即辦……近年來,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高橋林業工作站傾力打造親民、便民的“一站式”窗口服務,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群眾有了更多、更直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高橋林業站是全國先進林業工作站、全國標準化林業工作站,服務管理全鎮林地面積27.1萬畝,林木蓄積量187.2萬立方米。2015年7月,高橋林業站率先在三明市試行啟動林木采伐網上行政審批服務,從制度建設、服務標準、服務范圍等方面進行拓展延伸,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建章立制是強化窗口運行管理的根本保證。高橋林業站用心打造規范化服務窗口,照章辦事、制度管人,實行效能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預約服務制和AB崗工作制;制作辦事指南,公示公開業務流程、林業政策、科技信息等內容,讓各種服務項目一目了然;選派業務熟練、細致周到的骨干人員從事窗口服務,并設立了林改服務專崗,開展林權糾紛調處,方便群眾辦事、接受林農群眾監督。

      在高橋鎮安田村,有位村民因林木權屬問題與采伐山場業主多次溝通無果,氣沖沖地跑到高橋林業站服務窗口。窗口工作人員一邊安撫該村民,一邊耐心聽他講述事由,隨即聯系采伐山場業主。在了解糾紛雙方各自情況后,林業站工作人員和村干部積極與糾紛雙方溝通、耐心調解,并多次到糾紛山林現場勘察,最終由采伐山場業主將采伐的5株杉木按市場價格補償給村民,妥善化解了林權糾紛,保障了林農的權益。

      在距離安田村不遠的上里村,村委會和第一、二林業小組村民為小組山白垅仔391畝無法落實造林的事感到苦惱。高橋林業站了解情況后,主動上門為其講解相關政策,在工作人員的技術指導下,上里村與國有林場開展“四共一體”合作經營,把林木、林地資產股權(股金)制成林票發到村民手中,共發放林票30萬元,人均林票400元,村民可繼承贈予、轉讓流通、交易變現和抵質押融資,實現了資源變資產。高橋林業站主動作為,為群眾排憂解難,讓窗口服務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同樣感受到服務溫暖和便捷的還有高橋村村民,從村民申請辦理自用材蓋房子,到窗口工作人員為其辦理承諾制林木采伐,陪同前往采伐山場現場,再到收集外業材料上傳至林長制智慧平臺,完成辦理所有流程總共用時90分鐘。

      高橋林業站以高效、快捷為原則,優化服務流程,讓服務高效有序。近年來,林業站數字賦能,充分發揮“互聯網+服務”優勢,依托福建省林政管理業務應用系統與縣級林業服務分中心實時對接,如今11項行政許可項目和林權登記、調查設計、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等5項服務項目可進行網絡辦理及資源數據共享。為更加高效、便捷施行告知承諾制審批等服務,林業站制發《一次性告知單》和相關標準化表格,做到一次性告知、一個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內業可辦理事項即報即辦,需外業核實事項壓縮到1個工作日內,真正讓辦事群眾最多跑一趟,讓群眾辦事更滿意。

      近年來,高橋林業站通過“一站式”服務窗口為全鎮林農群眾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86份、狩獵證10份、檢疫證6份;審核承諾制林木采伐15份、蓄積量183立方米,完成征占用林地前期材料審核6份、涉及12戶林農,辦理林業行政案件3起;代辦年檢林業合作經濟26個,發放林票380萬元,林改服務10起,調解林權糾紛3起,為林農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一條龍”林業公共服務,充分發揮了基層林業工作站社會化服務功能作用。

      走進高橋林業站辦事大廳,觸摸式電腦查詢一體機成為人工服務的延伸與補充,提高了服務效能,彌補了窗口之外的服務盲點,休息區配置了飲水機、休息椅、醫藥箱、老花鏡等便民物品,營造出溫馨又舒適的辦事環境。平時林農路過林業站歇歇腳、喝口水、拿個藥都能得到窗口工作人員熱情的接待,如今的高橋林業站已然成為服務林農的溫馨驛站。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