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日前出臺今冬明春植樹造林方案,明確要開展“水路林”大會戰,以生態建設為核心,以河流、道路、農田林網、空隙地零星綠化為重點,在鞏固、提高、完善的基礎上,分4個階段推進完成全市今冬明春植樹造林任務。
方案提出,以《亳州市造林技術導則》為指導,緊盯樹種選擇、樹種配置、苗木要求和造林技術等環節,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美化。全市今冬明春計劃完成人工造林8000畝,其中每縣區各完成人工造林2000畝。
根據各縣區梳理排查情況,按照應綠盡綠的原則,以護坡護岸、涵養水源、美化環境為目標導向,對32條未綠化河溝進行綠化,完成綠化長度224.87公里;按照“多樹種、長距離、不斷帶”“可操作、重實效、速成林”的原則,對35條新建未綠化的縣鄉村公路進行綠化,對保存率不高、綠化斷檔的縣鄉村等道路綠化進行補植補栽,完成綠化長度102.596公里;在現有的路溝渠栽植樹木,完成高標準農田林網綠化面積1000畝;圍繞村旁、宅旁零星荒地、廢棄地、邊角地、不宜耕種地等區域,進行補植補造、見縫插綠,因地制宜發展“五小園”(小菜園、小竹園、小藥園、小果園、小花園),積極創建省級森林村莊,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