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四川召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12-07  
      近日,四川省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在自貢市榮縣召開。此次會議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
       近日,四川省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在自貢市榮縣召開。此次會議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油茶的安排部署這個關鍵時期,經省政府批準召開的。

      會議的主題是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省之要者”,不折不扣地完成國家下達的油茶發展任務。

      會議指出,近年來,全省整合林草資金推動油茶適生區加快發展油茶產業,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2021年底,全省油茶種植面積達到58.4萬畝,油茶籽年產量達到2.8萬噸,分別較“十三五”初期提高76.6%和62.3%。全省從事油茶加工的省級龍頭企業5家,省級以上專業合作社10家,培育出多個茶油品牌。已建成宜賓九州油茶產業園等多個油茶文旅融合景點,榮縣、隆昌等地積極舉辦油茶文化節、賞花節。選育并省級審(認)定省級油茶優良品種37個,現有可推廣優良品種18個。已建成國家級良種基地1個,油茶定點采穗圃7個。取得油茶有關專利8項,制定相關標準或技術規程7項。全省參與油茶種植、加工和貿易服務的農戶約6.6萬戶,油茶主產縣農民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但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和既定的階段目標任務,油茶產業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迫切需要在種植規模、精深加工、品牌打造、融合發展等關鍵環節上下功夫、見實效。

      會議強調,新形勢新任務下,要以穩步提升茶油供給能力為目標,以“適地適樹、良種良法,集中集約、規模發展,市場主體、政策引導”為基本原則,優化區域發展布局,全面推廣良種壯苗,有序拓展種植規模,健全三產融合發展體系,充分發揮后發優勢,著力補短板、強支撐、提質量、創品牌,加快推進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在發展質量、經營效益等方面上新臺階,爭取盡早進入全國第一方陣。要加快培育形成“一核多點”發展格局,到2025年,全省新增油茶林72萬畝以上,改造低產低效油茶林11萬畝以上,培育省級油茶產業園區5個以上,認定省級油茶高質量發展縣3個以上。

      會議要求,四川省委、省政府已將油茶產業發展情況納入了市(州)黨政領導班子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和林長制考核內容以及現代農業“10+3”產業發展考核評估體系。承擔油茶生產任務的15個市(州),特別是油茶生產所涉縣級林業主管部門要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特別是主要領導匯報,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定期進行專題研究,解決制約油茶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省級財政將對新造和改造的油茶林基地分別按照1000元/畝和600元/畝標準給予補助,對認定的省級現代油茶產業園區按星級給予1000萬元至2000萬元獎補,對認定的省級油茶高質量發展縣一次性獎補2000萬元,對省級保障性苗圃給予一次性補助。下一步,省林草局將制定三年行動方案,將目標任務按年度分解細化到縣,定期通報進度,嚴格考核。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對標對表細化任務,嚴格上圖管理,編好實施方案,分年度落到山頭地塊。要深入推進“清單制+責任制”工作方法,建立健全責任具體、任務到人、環環相扣、齊抓共管的油茶產業發展機制,抓緊抓實抓細油茶產業發展各項工作。

      會前,參會人員實地參觀了榮縣百年古油茶樹群、“油茶+茶葉”復合經營栽培示范基地、油茶高產栽培示范基地和馬尾松低產低效林改種油茶新造林基地。會上,達州市、榮縣、敘永縣和宜賓市南溪區作了交流發言。

       

      (來源:?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