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印發《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樹木補種標準(試行)》并下發通知。
《標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八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制定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樹木補種標準的指導意見》基礎上,結合山西省實際,制定了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樹木補種的標準,明確了《標準》的適用情形,恢復植被、恢復林業生產條件的工序要求質量標準,以及樹木補種標準、費用標準等內容。
通知明確,自《標準》實施之日起,建設項目臨時使用林地不再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的義務由用地單位或個人依法履行,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省直各林局負責對義務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標準》實施之日已受理,但尚未作出許可決定的臨時使用林地項目按此《標準》執行。
通知明確,未編制《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方案》的臨時使用林地項目,行政許可部門不得批準臨時使用林地。《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方案》的備案管理要按照省林草局轉發《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規范》通知的有關規定執行。
通知明確,《標準》實施之日前已立案調查,但尚未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執法部門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時應優先適用原法律法規規定,按《標準》處罰較輕的,適用《標準》。
《標準》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試行期兩年。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于2020年8月19日印發的《關于對擅自改變林地用途行為實施行政處罰適用法律條款問題的通知》同時廢止。
來源:?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