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林果從自給自足轉向全國銷售。目前,新疆每年有超過80%的果品銷往疆外市場。各地消費者在不同季節都能買到新疆的林果,不僅果品質量好,深加工產品也越來越豐富。
新疆雖是“瓜果之鄉”,但林果業產業鏈基礎薄弱。種植缺乏科學管理,果品商品率不高;采收缺乏預處理和保鮮設施,導致果品扎堆上市、低價競爭;精深加工能力缺乏,制約了產業發展壯大。
近年來,新疆實施了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標準化果園建設、貯藏保鮮設施建設、科技支撐和加工轉化能力建設、“兩張網”建設、林果布局和品種優化建設,通過不斷補鏈強鏈延鏈,推動林果產業提檔升級。
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提升了果農科學種植的意識,標準化種植深入人心。近年來,新疆果品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加快,使林果銷售周期拉長,農民和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得到提升。在岳普湖縣,無花果保鮮期從2天延長到25天,無花果產業成為標準化種植、智能化分揀、全冷鏈運輸的現代產業。
“十四五”期間,新疆林果業將重點聚焦優化區域布局和樹種結構、標準化管理、提升示范園建設,持續推進林果業補短板,努力將新疆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生態優質果品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