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區西澗街道關山村村級林長李子武和護林員張新國打開手機上的“林掌”程序開始巡山,程序后臺將完整記錄他們當天巡山的軌跡。
“現在巡山有‘林掌’程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村里林地管護面積7000多畝,是全區最大的有林村,冬季巡山主要檢查防火工作,再看看有沒有下套安夾子的、有沒有張網捕鳥的、有沒有非法占用林地的。”李子武說。
同一時間,在區林長辦的林長制綜合管理平臺上,包括李子武、張新國在內的全區所有林長、護林員的巡護軌跡在電腦終端都顯示得清清楚楚,工作人員可以隨時與護林員視頻對話。
自林長制綜合管理平臺啟用以來,瑯琊區林長巡林率和護林員巡林率均為100%。目前,全區林長制綜合管理平臺共錄入區級林長10名、街道級林長20名、村級林長12名、護林員12名。半年來,林長人均巡林為5.48次,護林員巡林為35.75次。
瑯琊區林長辦主任吳銳介紹,“林長+林掌”可幫助林長和護林員將巡林過程中發現的亂砍濫伐、森林火險、森林病蟲害、濫捕野生動物等現象第一時間拍照上傳至平臺,區林長辦會在第一時間派人處理,構建了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智慧林業治理新模式。
瑯琊區依托“林掌”平臺,充分發揮林長牽頭抓總作用,區級林長每人聯系1個林業產業基地、1個林業經營主體和2名街道林長、4—5名村級林長,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具體訴求,并督促指導和激勵基層林長更好地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我們苗圃今年總體經營狀況很好,但擔心病蟲害疫情會從其他地方傳播過來。”位于三縣區交界處的逸林澤苑市級現代林業示范區負責人陳望喜在區級林長調研時說。不到一個星期,區級林長就安排瑯琊區林業局以美國白蛾監測、普查和防治為主題,開展了林業病蟲害防治專題培訓,結合林業科技特派員服務科技強林行動,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林業科技下鄉服務活動,4架無人機噴灑作業進行食葉害蟲無公害防治。
“推行林長制的成效越來越明顯了。”吳銳說,近兩年來,全區新增植樹造林面積1157畝,封山育林500畝,退化林修復500畝,森林撫育6500畝,森林覆蓋率達37.11%;已建成省級森林城市1個、省級森林城鎮2個、省級森林村莊8個,實現了森林城市、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創建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