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布,我國新增18處國際重要濕地。其中,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南麂列島國際重要濕地榜上有名,這也是除西溪濕地外,浙江省第二個世界級濕地。
南麂列島國際重要濕地位于中國東海中南部,距鰲江鎮約55km,北距溫州市93km,面積19892.87公頃,包含南麂島、下馬鞍島等83個島礁、明暗礁及潮間帶和周邊海域等區域,以淺海水域等濕地型為主,主要保護對象為海洋貝藻類、海洋性鳥類、野生水仙花及其生態環境等。
根據歷年記錄,濕地范圍內共鑒定有2155種海洋生物,其中貝類及大型底棲藻類分別占全國貝藻類種數的15%和25%,約占浙江省貝藻類種數的80%,是我國主要海洋貝藻類的天然博物館、基因庫,因此,南麂也被譽為“貝藻王國”。
除海洋貝藻類、魚類資源外,濕地水鳥種類眾多,黑尾鷗作為遷徙季節的“常客”,每年在下馬鞍島能穩定地記錄到3000多只。在2022年6月和9月,濕地還首次記錄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和黃嘴白鷺。
濕地植被形態也獨樹一幟,受島嶼氣候的影響,大檑山嶼和竹嶼島上生長著一種野生水仙花,面積共有30畝,其密度之高,生長之盛,花香之濃,實屬沿海島嶼所罕見。
根據國土“三調”成果,全省濕地地類面積約247萬畝。全省濕地范圍內有高等植物1482種,其中苔蘚植物79種,蕨類植物67種,種子植物1336種。脊椎動物1077種,其中獸類45種、水鳥171種、爬行類85種、兩棲類56、魚類720種。代表性的動植物有中華鳳頭燕鷗、安吉小鯢、江南榿木、莼菜等。浙江濕地以10%的省域面積為全省26%的高等植物、近20萬只水鳥提供了生存環境。
截至目前,浙江共有國際重要濕地2處,國家重要濕地2處,省級重要濕地87處,濕地類自然保護地79個。其中,國家濕地公園13個、省級濕地公園54個、濕地及與濕地有關的自然保護區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