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林長制走深走實。湖州市圍繞年度重點工作,制定林長制工作考核指標體系;通過召開總林長會議、發布總林長令、林長巡林督查等方式,督促指導責任區域落實森林濕地資源保護管理措施;推進“林長智治”應用,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形成問題發現、評估、整改、預防的閉環處置機制。
強化森林資源管護。牢固樹立保護就是發展的理念,把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全過程、全方位、全領域保護。嚴守森林、濕地等生態資源保護紅線,確保生態區域面積不減少、功能不降低、性質不改變。確保全市森林覆蓋率保持穩定,森林蓄積量980萬立方米以上,濕地保護率達到53%以上,自然保護地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5.7%以上。
加快國土綠化美化進程。大力推進國土綠化、美化、彩化,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加快完成“四季彩林”先行工程。繼續實施千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通過國家儲備林、美麗生態廊道和健康森林等建設,切實提高林分蓄積、提升碳匯能力,美化自然景觀、增強生態安全。推進新一輪“一村萬樹”示范村創建,建成示范村10個以上。
提升森林火災防控能力。進一步壓實森林防滅火屬地管理責任、行業監管責任、森林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全域覆蓋網格化管理責任體系。強化部門協同,加強野外火源管控,持續開展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強化防滅火隊伍培訓和演練,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嚴防小火亡人和較大森林火災發生,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
全力攻堅有害生物防治。認真落實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地方政府負責制,錨定《湖州市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總體目標,強化要素保障,細化分解年度工作任務,全年完成拔除疫點15個,實現疫點基本無疫情38個、疫區基本無疫情3個。
加速推進綠色低碳共富。積極探索“兩山”價值轉化新通道,組建國家竹林碳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州工作站。編制湖州林業碳匯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林業碳匯(竹林碳匯)的研究和CCER項目建設。大力發展以“一畝山萬元錢”為目標的林下經濟,推進“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幫扶工程,全年建設現代林業經濟示范區8個、“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任務村10個。
形成齊抓共管合力。充分發揮林長辦牽頭抓總作用,切實履行綜合協調職能,按照《湖州市林長制市級部門協作制度》要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推深做實“林長+森林法官”“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結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檢察公益訴訟、破壞森林資源案件查處等工作,強化跨部門業務協同,推動部門協作鞏固提升。
開展主題信息宣傳。多角度宣傳林長制重要意義,開展世界濕地日、森林消防宣傳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主題宣傳。完善信息發布平臺,豎立林長公示牌,增設群眾反饋渠道,充分發揮公眾和輿論監督作用。全方位總結推廣基層在推行林長制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在全市形成知曉、支持、合力推動的氛圍。(張科 鄒小強 吳文娟)